[实用新型]一种磁组合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3324.1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4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孙涛;谢鸣静;朱益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4 | 分类号: | H01F27/24;H01F4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磁性元件。
背景技术
使用铁氧体磁芯制成的电感器,由于其高磁导率特性,一般采用加气隙的方式来抑制磁芯饱和。而不论采用中柱开气隙还是边柱垫气隙的方式,在绕制线圈时都必须以挡带或者骨架的方式避气隙,以免气隙处的边缘磁通对线圈产生涡流损耗,这样,窗口利用率就得不到提高。同时散漏的边缘磁通也会向外辐射出去,对周边器件造成干扰,同时使得EMC很难处理。
目前也有方案采用整个磁芯全部用磁块堆积的方式,可有效避免气隙避让,且设计更灵活。但此种方案太耗工时,且堆积起来的磁芯在所有方向上都有边缘磁通的产生, 对四周器件均有干扰,EMC也不便于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磁组合元件,采用效果更好的方案来代替常规加气隙的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磁组合元件,包括磁芯和缠绕在磁芯上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的边柱或中柱的全部或其中一部分,由多个I型磁块粘连而成,所述磁芯的上厄和下厄用整体磁块,相邻磁块上下表面的相接处形成所述磁芯的气隙。
进一步,所述I型磁块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方形、圆形或椭圆形,也可采用其它不规则截面形状。
进一步,所述I型磁块的材质,可以是铁氧体,也可以是磁粉芯。
进一步,所述I型磁块的组合方式,可以是全部由铁氧体组合而成,可以是全部由磁粉芯组合而成,也可以是有铁氧体与磁粉芯混合组成。
进一步,所述磁芯,除I型磁块外的其它磁芯部分,可以是E型磁块,也可以是U型磁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用I型磁块组合成边柱或中柱的一部分,用I型磁块组合代替常规加气隙,将气隙均匀的分布在磁路中,同时由于气隙非常小,边缘磁通的影响可以大大减小。使得在线圈绕制时不用刻意避开气隙,增加了窗口利用率,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磁性元件的体积。同时由于边柱或中柱是由多个磁块组合而成,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计。本实用新型由于没有集中气隙,还可大幅减少电磁干扰。同时,本实用新型相较于全部用磁块堆积的方案,由于上厄和下厄部分用整体磁块,可减少加工工时,同时上厄与下厄方向也不存在边缘磁通,影响范围缩小,更利于周边器件布局。
附图说明
图1.1-1.2分别是传统的开气隙磁性元件示意图。
图2是一种全部用磁块堆积成的磁性元件的示意图。
图3.1-3.4是几种I型磁块的示意图。
图4.1-4.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主视图和I型磁块示意图。
图5.1-5.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主视图和I型磁块示意图。
图6.1-6.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主视图和I型磁块示意图。
图7.1-7.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主视图和I型磁块示意图。
图8.1-8.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主视图和I型磁块示意图。
图9.1-9.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主视图和I型磁块示意图。
图10.1-10.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第七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主视图和I型磁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3.1-3.4所示,为几种I型磁块的示意图,其中,图3.1为方形截面的I型磁块的示意图,图3.2为矩形截面的I 型磁块的示意图,图3.3为圆形截面的I型磁块的示意图,图3.4为椭圆形截面的I型磁块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用到的I型磁块除了图示的几种I型磁块外,还可以其它截面形状的I型磁块,例如其它不规则截面形状的I型磁块。
参照图4.1-4.3,由I型磁块a和其它磁芯组合而成的U型磁芯主体X的示意图。磁芯主体X包括边柱A1、边柱A2、上厄B 和下厄C。其中,边柱A1和边柱A2分别是由n个I型磁块粘接而成,上厄B和下厄C是U型铁氧体磁芯。其中I型磁块a的截面为方形或矩形,I型磁块a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在图4.1-4.2所示的磁芯主体X上缠绕线圈后即可形成本实用新型的磁性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33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