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汽循环加热蒸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3409.X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0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潘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光辉 |
主分类号: | A23L1/01 | 分类号: | A23L1/01;A47J2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范坤坤 |
地址: | 5106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循环 加热 | ||
1.一种蒸汽循环加热蒸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食物入口和食物出口的箱体本体,所述箱体本体为密封型箱体结构,所述箱体本体的顶部设置蒸汽管道,所述蒸汽管道的一端与外部蒸汽发生装置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箱体本体并延伸至所述箱体本体的底部,靠近所述箱体本体的底部和/或侧部的所述蒸汽管道上开设蒸汽出口;
在所述箱体本体上设置蒸汽循环加热组件,所述蒸汽循环加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的顶部的第一循环风管和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内的第二循环风管,所述第一循环风管和所述第二循环风管呈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循环风管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循环风管包括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通过风机与开设在箱体本体顶部的风机抽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邻近所述蒸汽出口的位置,所述第一循环风管的内壁沿蒸汽流向依次设置若干用于再次加热蒸汽的发热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循环加热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风管的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风机之间设置排气三通管,所述排气三通管包括与所述风机连通的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循环风管的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第二连通口以及与外部连通的第三连通口,所述排气三通管上设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三连通口与外部连通或断开的第一排气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循环加热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连通口之间设置用于连通或断开两者的第二排气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循环加热蒸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循环风管的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发热丝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循环加热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本体上设置两个所述蒸汽管道,两个所述蒸汽管道远离所述箱体本体的底部的一端通过一个连通管与外部蒸汽发生装置连通,所述连通管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循环加热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本体上沿所述连通管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蒸汽循环加热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循环加热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本体至少具有呈间隔设置的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之间设置保温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循环加热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道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内、邻近并平行于所述箱体本体的底部的第一蒸汽管,以及两个垂直于所述箱体本体的底部的第二蒸汽管和第三蒸汽管,所述第二蒸汽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蒸汽管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箱体本体与设置在所述箱体本体外顶部位置的第三蒸汽管连通,所述第三蒸汽管与所述连通管连通,所述蒸汽出口开设在所述第一蒸汽管以及所述第二蒸汽管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循环加热蒸箱,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箱体本体内的底部的所述蒸汽管道上均匀开设若干所述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的尺寸小于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汽循环加热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出口为圆形孔、方形孔或者腰形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光辉,未经潘光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34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