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鼓风机的无刷电机的飞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3483.1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3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武;陈俊;任卫星;周汉飞;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飞扬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30 | 分类号: | F16F15/30;F16F15/315;H02K7/0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鼓风机 电机 飞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鼓风机的无刷电机的飞轮。
背景技术
汽车鼓风机的无刷电机的飞轮,通常包括呈碗状设置的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有底壁与周壁,所述底壁中部设置有轴孔,然而传统的汽车鼓风机的无刷电机的飞轮,其轴孔只是设置为单扁方孔,其不能保证与轴的同心度,从而对飞轮运行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与轴的同心度、提高运行稳定性的汽车鼓风机的无刷电机的飞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鼓风机的无刷电机的飞轮,包括呈碗状设置的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有底壁与周壁,所述底壁中部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包括设置在对应周壁一侧位置的前端与设置在相对周壁另一侧位置的后端,所述轴孔的前端设置为单扁方孔,所述轴孔的后端设置为圆形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端的单扁方孔能够与轴联动,并且后端的圆形孔能够保证与轴的同心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高了飞轮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本体的底壁对应周壁的内侧位置凸设有若干数量的磁瓦定位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飞轮上的磁瓦定位爪对磁瓦进行定位,减少了不必要元件、降低了产品重量、提高了原始不平衡量等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磁瓦定位爪与所述本体呈一体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飞轮整体注塑成型,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磁瓦定位爪与所述本体的周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过盈配合,磁瓦打胶压装后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磁瓦定位爪均匀分布在底壁对应周壁的内侧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了磁瓦分布角度的正确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附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汽车鼓风机的无刷电机的飞轮,包括呈碗状设置的本体1,所述本体设置有底壁101与周壁102,所述底壁中部设置有轴孔103,所述轴孔103包括设置在对应周壁102一侧位置的前端1031与设置在相对周壁102另一侧位置的后端1032,所述轴孔103的前端1031设置为单扁方孔,所述轴孔103的后端1032设置为圆形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端1031的单扁方孔能够与轴联动,并且后端1032的圆形孔能够保证与轴的同心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高了飞轮运行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本体1的底壁101对应周壁102的内侧位置凸设有若干数量的磁瓦定位爪1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飞轮上的磁瓦定位爪1011对磁瓦进行定位,减少了不必要元件、降低了产品重量、提高了原始不平衡量等级。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磁瓦定位爪1011与所述本体1呈一体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飞轮整体注塑成型,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磁瓦定位爪1011与所述本体1的周壁102之间设置有间隙10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过盈配合,磁瓦打胶压装后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磁瓦定位爪1011均匀分布在底壁101对应周壁102的内侧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了磁瓦分布角度的正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飞扬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飞扬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34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