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合于山区快速建造的自平衡式人行便桥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3631.X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4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程灏;田思源;麦一平;郭子健;李方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1/02 | 分类号: | E01D11/02;E01D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合于 山区 快速 建造 平衡 式人行 便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平衡方式受荷,特别适用于木、石材多的山区建设跨度小的人行便桥。
背景技术
目前,山区所修建的人行桥大多是由木材或石材做成简易桥墩受荷,或在跨度十分小的时候不采用桥墩,直接采用单跨木桥。山区河流中随季节变化的水流常造成洪水冲击,使简易桥墩破坏,造成交通受阻甚至人员伤亡。其次,山区无桥墩式便桥目前都用于跨度在十米以内的河谷中,跨度再增大,则无法满足要求。若选用价格高的材料建造,且采用大型机械施工,则高昂的建设费用对山区人民造成了巨大经济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平衡式的人行便桥,它可以不采用桥墩并且满足较长跨度的需求,同时施工简易,就地取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合于山区快速建造的自平衡式人行便桥,其特征在于,利 用桥端固定悬索支撑桥面板,承受桥面荷载,桥端设置三棱木柱转动装置,并由压重装置平衡桥面荷载;实现的具体结构表征为,包括:
一、两个桥端立柱基础1,设置于山体两岸边;
二、桥段部分的悬索支撑,设置于两个桥端立柱基础之间。
所述悬索支撑,又包括:左右两根支撑悬索21、悬索支撑桥面板、左右两根扶手拉索23和两侧的辅助索24,悬索支撑桥面板铺设于左右两根支撑悬索21之上,每根扶手拉索23的尾端分别锚固于山体两岸边,每侧的扶手拉索23位于支撑悬索21之上,辅助索24连接于每侧扶手拉索23、支撑悬索21之间;
三、引桥部分的三棱木柱旋转装置,其下端通过支座6连接于桥端立柱基础1,其上端通过扣环5分别连接于支撑悬索21和压重装置;
所述三棱木柱旋转装置为空心结构,又包括:钢制连接装置31、圆木柱32和侧支撑柱33,通过钢制连接装置31将圆木柱32搭接成三棱柱,侧面通过侧支撑柱33加固形成三个侧矩形面;
四、压重装置,设置于桥端立柱基础1后侧,并固定于地面。
所述压重装置,又包括:铁丝框41、压重石块42、压重拉索43,压重石块42装于铁丝框41内,压重拉索43两端通过扣环5分别连接于三棱木柱旋转装置与铁丝框41之间。
本实用新型为适合于山区快速建造的自平衡式人行便桥,为一种能在山区快速施工建造的拼装式人行便桥,它是在已有的悬索人行桥基础上,在桥端增加自平衡转动装置,由转动装置传递桥面荷载,利 用压重石块重力平衡桥面荷载。木材、石材均采用就地取材,现场组装施工,快速简易,经济合理。
利用就地取材的木材制作,由钢制连接装置将圆木柱连接成三棱柱。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石材、木材丰富的山区充分利用其现有资源,建造小型自平衡的人行便桥。建造过程不需用到大型机械,施工方便、安全并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模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1是桥端三棱柱自平衡装置侧视图。
图2是桥端三棱柱自平衡装置主视矩形面。
图3是桥段自平衡设计侧视图。
在图中,
1.桥端立柱基础 21.支板悬索 23.悬索拉索 24.辅助索 32.圆木柱 31.钢制连接装置 33.侧支撑柱 41.铁丝筐 42.压重石块43压重拉索 5.扣环 6.支座 7.桥端木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三棱木柱旋转装置,装置由圆木柱32组成三棱柱体,柱体三个侧矩形面(参见图2所示),在侧矩形面内增设两根同等规格圆柱木制的侧支撑柱33。木制的各圆木柱32以及各侧支撑柱33都 由钢制连接装置31连接。
施工时,将三棱木柱旋转装置底部的三角节点铰接在钢制的支座6上,支座6固定于桥端立柱基础1上;三棱木柱旋转装置另外两个三角节点为刚接形式。
将支板悬索21连接于扣环5上,压重拉索43一端通过扣环6连接在三棱木柱旋转装置上,另一端也通过扣环6连接在铁丝框41上。铁丝框41固定于地面,内填压重石块42。桥面施加荷载时,支板悬索21张拉,压重拉索43由压重石块42拉紧,三棱木柱旋转装置两边力矩平衡,实现自平衡。桥面采用扶手拉索23作为辅助栏杆,扶手拉索23锚固于两岸山体,扶手拉索23穿过桥端木扶手7,扶手拉索23与支板悬索之间以辅助索24连接。
根据目前已有的小型悬索桥,在桥面板、支板悬索、桥端立柱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改善了两侧桥台并新增了荷载压重体系。在引桥部分采用以水泥承台支承的空心三棱木柱左右支撑,将支板悬索扣接在三棱木柱上,远桥一侧也采用拉索(拉杆)与后方的压重石块框连接,形成一个力矩结构,即为自平衡装置。当人行荷载加于桥面板上时,支板悬索拉紧,用压重石块的重量与桥面荷载平衡,保持桥面的挠度以保证行人的安全,从而实现人行便桥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36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墩间桁架结构销接式托架
- 下一篇:道路设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