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能回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4417.6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4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汪保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保柱 |
主分类号: | F28D1/047 | 分类号: | F28D1/047;F28G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能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热能回收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洗澡、洗头这类使用连续热水冲刷的活动中,40℃左右适合人体感觉的热水冲洗以后立刻就被排入下水道,此时的污水温度仍然比较高,由于没有相应的处理措施,热能白白浪费。
以传统的热水器热水供应洗头为例,打开热水开关后,冷水进入热水器,然后热水器将冷水加热至适宜温度,冲洗过头发以后,几秒钟后立即进入下水排走,如此循环。此时,冷水温度基本和环境温度相同,如果是春季,冷水温度15℃,加热到40℃可以使用,需要提高水温差是25℃;如果是冬季,冷水只有5℃左右,要加热提高的温差更高,耗费的能源也更多。而另一方面,排走的污水经过几秒钟的冲刷,温度下降很少,可以有30℃以上。这热量很多的污水直接流走不仅浪费能源,还会加速排水系统老化,缩短排水系统的寿命。
目前现有技术的热能回收装置,主要针对生活或工业的废热水的热能回收,采用冷热水热交换原理,其结构通常采用容器、容器内设有喷洒的自上而下的废热水和自下而上的冷水管,通过冷热水相互接触从而使冷水升温,进而回收废热水中的热能。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专利CN 101929809 B公开了一种污水热能利用装置,包括一个保温箱体,箱体分为两层,上层是污水缓冲腔,污水缓冲腔的上部与热水下水管连接,下层是密封的耐压加热保温层,耐压加热保温层底部设有排水口和冷水进水口,耐压加热保温层的顶部设有冷水出水管,冷水出水管穿过缓冲腔通到本装置外,缓冲腔和排水口之间由走在耐压加热保温层内部的排水管道连接。
采用该结构的污水热能利用装置,可以达到将污水中热能回收,但同时由于回收热能的废水通常是工业废水或生活废水,所以长期使用后经会造成热能利用装置内堵塞以及装置内部有较多污渍沉淀影响换热效率,所以一般该热能回收装置基本都为可拆结构,使用一段时间后便需要更换,这样使得工厂或商家使用热能回收装置虽做到节约热能但同时使用成本也随之提高。
综上所述,目前现有技术的热能回收装置由于无法自动清洗使得使用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自动清洗且热能回收效率更高的热能回收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能回收器,包括侧壁设有用于通入冷水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壁上设有用于通入冷水的螺旋状管道,所述螺旋状管道分别与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箱体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热水流入和流出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还包括安装在箱体内部的可清洗箱体内壁的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安装在箱体的底部,所述箱体还设有用于与清洗机构连通的第三进水口。
根据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采用热水自上而下流淌,冷水自下而上通过箱体内壁的螺旋状管道,从而使得冷水与热水之间进行热交换,从第一出水口流出的冷水温度会有很高的提升,但同时由于进入箱体内的热水通常为温度较高的废水,所以在箱体的下部通常会有较多的污渍堆积,在箱体的底部设有清洗机构,当热能回收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对第三进水口内通入清水或者洗涤液,从而可以使得箱体内保持清洁,进一步保证热能回收器的热能回收效率。
作为改进,还包括用于进一步提高热能回收效率的导水结构,所述导水结构包括水平的导水板和环状隔水板,所述环状隔水板安装在导水板上,所述导水板安装在箱体内,所述导水板上在环状隔水板与箱体之间设有多个漏孔。
作为改进,所述导水板的高度高于第二进水口的高度。
作为改进,所述环状隔水板与导水板之间为可拆式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箱体还包括箱体本体和上盖,所述上盖与箱体本体为可拆式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清洗机构为高压喷头。
作为改进,所述第三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连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热能回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第一进水口,2、第一出水口,3、箱体,3.1、箱体本体,3.2、上盖,4、螺旋状管道,5、第二进水口,6、第二出水口,7、清洗机构,8、导水结构,8.1、导水板,8.2、环状隔水板,9、第三进水口,1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保柱,未经汪保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44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