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SCR烟气脱硝反应器烟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6395.7 | 申请日: | 2015-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1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济锋;冯国华;詹王祥;袁徐峰;李文勇;斯洪良;何铁坚;谢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菲达脱硫工程有限公司;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cr 烟气 反应器 烟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SCR烟气脱硝反应器烟道。
背景技术
通常的SCR烟气脱硝反应器前烟道的沉降灰直接由烟道下设灰斗,灰由灰斗收集进入下方卸灰装置后由气力输送装置直接外排到反应器出口烟道。
一些颗粒过大或锅炉结焦引起的块状物,灰直接通过灰斗进入会导致卸灰设备堵塞、损坏。另外,由气力输送装置直接外排沉降灰,由于气力输送装置需要布置在卸灰设备下方,结构复杂,空间要求比较大,特别是在改造场合下很难满足布置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CR烟气脱硝反应器烟道,能够有效解决现有SCR烟气脱硝反应器入口烟道采用气力输送结构复杂,空间要求比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SCR烟气脱硝反应器烟道,包括反应器入口烟道和反应器出口烟道,所述反应器入口烟道连接一段通往脱硝反应器的竖直烟道,在所述竖直烟道下方的反应器入口烟道上设有灰斗,所述灰斗下方连有与反应器出口烟道相通的灰管,所述灰管上设有密封阀和自重卸灰装置。
优选的,所述灰管上的密封阀为耐高温插板阀,所述自重卸灰装置为双层重锤式翻板阀,所述耐高温插板阀位于双层重锤式翻板阀的上方;耐高温插板阀阀体通径无凹槽,介质不会卡阻堵塞,并且具有全通径流通特性,结构紧凑耐磨,动作灵活,可以承受300~450摄氏度高温;双层重锤式翻板阀既能卸料又能锁风,卸灰彻底、无磨损、无其他传动结构,利用上下阀板在不同时间的开关使设备中间始终有一层阀板处于关闭隔断状态,来防止空气窜流。
优选的,所述灰斗的入口处设有钢格板网;过钢格板网能防止过大颗粒沉降灰或锅炉结焦引起的块状物进入卸灰设备内部,保护了卸灰装置。
优选的,所述钢格板网孔型为菱形或正方形,孔径为5mm~20mm;减少大颗粒灰进入到反应器内部,使催化剂、相关设备运行正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密封阀和自重卸灰装置,利用积累灰尘自重进行卸灰,无需动力装置,特别适合在没有足够空间的改造环境下布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SCR烟气脱硝反应器烟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SCR烟气脱硝反应器烟道的实施例,一种SCR烟气脱硝反应器烟道,包括反应器入口烟道1和反应器出口烟道8,所述反应器入口烟道1连接一段通往脱硝反应器的竖直烟道3,在所述竖直烟道3下方的反应器入口烟道1上设有灰斗4,所述灰斗4下方连有与反应器出口烟道8相通的灰管7,所述灰管7上设有密封阀5和自重卸灰装置6,所述灰管7上的密封阀5为耐高温插板阀,所述自重卸灰装置6为双层重锤式翻板阀,所述耐高温插板阀位于双层重锤式翻板阀的上方。
所述灰斗4的入口处设有钢格板网2,所述钢格板网2孔型为菱形或正方形,孔径为5mm~20mm。
利用耐高温插板阀控制积累的灰尘落入双层重锤式翻板阀上,阀板在沉降灰重力作用下自动开启,沉降灰下落后,配重杠杆系统使阀板自动复位,其主要利用上下阀板在不同时间的开关使设备中间始终有一层阀板处于关闭隔断状态,来防止空气窜流,沉降灰经过下阀板后通过灰管7直接外排到反应器出口烟道8中。在所述灰斗4上覆盖一层足够强度的钢格板网2,其孔型为菱形或正方形,孔径为5mm~20mm,能阻止一些颗粒过大或锅炉结焦引起的块状物,灰由灰斗4收集进入下方卸灰装置从而保护设备避免堵塞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菲达脱硫工程有限公司;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菲达脱硫工程有限公司;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63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