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再生型电镀废水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6939.X | 申请日: | 2015-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9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捷斯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 电镀 废水 净化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再生型电镀废水净化系统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更加方便出料的再生型电镀废水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电镀工艺在五金加工、厨房卫浴,以及线路板制造等各各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工艺废水,其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一些含有重金属(如铜、镍等)的盐和酸。
依传统行业对电镀废水的处理方式,对于含重金属成份浓度较高的工艺废水(如
换缸槽液),需经过特殊的环保处理后方能直接排放;而对于含重金属成份浓度较低的电镀漂洗废水,则是直接排放到厂内环保池内处理后直接排放,或者通过环保处理之后的反应桶或者过滤桶,将里面的滤渣取出之后再到另外的地方进行反应、提取重金属,这种方式不仅耗能大,而且效率低下,对于处理大量废水时,非常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再生型电镀废水净化系统,通过这种电镀废水处理回收利用系统,对于电镀水的净化处理效率高,能耗少,且适合处理大量废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再生型电镀废水净化系统,包括用于将电解废水净化成无重金属的循环水的离子交换净化系统,所述离子交换净化系统包括离子交换组件和中和曝气罐,该离子交换组件包括内置有离子交换树脂的第一吸附罐和第二吸附罐,还包括再生系统,分别连接于第一吸附罐、第二吸附罐和中和曝气罐,所述再生系统包括第一再生线和第二再生线,所述第一再生线包括相互连通的电解废水槽和第一过滤罐,第二再生线包括再生清水槽,该再生清水槽的一端连通于第二吸附罐和循环水槽之间,另一端分别连通于中和曝气罐和第二吸附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离子交换净化系统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电解废水槽、第一过滤罐、第二过滤罐、第一吸附罐、中和曝气罐、第二吸附罐和循环水槽,第一吸附罐、中和曝气罐和第二吸附罐内均设有离子交换树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过滤罐为袋式过滤,第二过滤罐为活性炭过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再生线添加有HCl,第二再生线添加有NaOH。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吸附罐、中和曝气罐和第二吸附罐均连接有物化净水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离子交换净化系统、再生系统、物化处理系统,实现了电解废水的高效率净化效果,和重金属离子的同时提取利用,占地面积小,重复利用率高,部造成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再生型电镀废水净化系统实施例的实物模拟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再生型电镀废水净化系统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图中,1、电解废水槽;2、第一过滤罐;3、第二过滤罐;4、第一吸附罐;5、中和曝气罐;6、第二吸附罐;7、循环水槽;8、再生清水槽;9、第一泵;10、第二泵;A、离子交换净化系统;B、再生系统;C、物化净水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至2,对本实用新型再生型电镀废水净化系统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再生型电镀废水净化系统,包括用于将电解废水净化成无重金属的循环水的离子交换净化系统A,所述离子交换净化系统A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电解废水槽1、第一过滤罐2、第二过滤罐3、第一吸附罐4、中和曝气罐5、第二吸附罐6和循环水槽7,所述第一过滤罐2为袋式过滤,第二过滤罐3为活性炭过滤,所述第一吸附罐4、中和曝气罐5、第二吸附罐6内均设有离子交换树脂。在电解废水中会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和许多石屑尘土,通过第一过滤罐2的袋式过滤(袋式过滤器内部由金属网篮支撑滤袋,液体由入口流进,经滤袋过滤后从出口流出,杂质拦截在滤袋中,更换滤袋后可继续使用),过滤层电解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通过第二过滤罐3的活性炭过滤方式,吸附电解废水中的小颗粒杂质,此工序主要是的电解废水中的COD降低;之后的液体进入第一吸附罐4,在第一吸附罐4中设置有离子交换树脂,可以用来吸收液体中的重金属离子,但是液体中的氢离子会比较多,即pH值低,导电率较高;之后进入中和曝气罐5中的液体的重金属离子会比较少,通过设置在其内的NaOH溶液,可以将氢离子反应中和掉,但是为产生一定量的碳酸根盐和钠盐,即此时的液体的pH值还是呈弱酸性;之后进入第二吸附罐6的液体将会带有大量的钠盐和碳酸根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将其吸附,达到除盐降电导率的效果;最后将得到的清水分别输入循环水槽7和再生清水槽8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捷斯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捷斯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69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导热油加热结构的隔音垫模具
- 下一篇:一种简易乳头凹陷矫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