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玉米联合收割机的苞叶排出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7798.3 | 申请日: | 2015-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9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卢丹;许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瑞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A01F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郭霞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联合收割机 排出 通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玉米联合收割机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玉米联合收割机的苞叶排出通道。
背景技术
在收获机械化中使用的玉米联合收割机,对果穗要进行苞叶去除工序,目前通用的是采用玉米剥皮机处理,脱落的苞叶由剥皮机的排叶搅龙从剥皮机底部运出抛弃于机体之外;由于剥皮机与散热器在整机结构上是上下布置关系,抛出的苞叶容易吸入散热器的吸风口处,造成气流不畅而散热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玉米联合收割机的苞叶排出通道。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玉米联合收割机的苞叶排出通道,包括壳体和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所述联合收割机的支架底盘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联合收割机的剥皮机的出料口下方,所述壳体倾斜设置在所述剥皮机和所述连接架之间,并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剥皮机的排叶螺旋输送机的出料端,所述壳体的出料口设置在所述联合收割机的机体外侧。
具体地,所述壳体的进料口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壳体的出料口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壳体为方形壳体,且所述壳体底面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光滑低阻层。
具体地,所述壳体的进料口设置有所述壳体第一端的侧壁,所述壳体的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第二端的端面和其靠近所述壳体第二端的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玉米联合收割机的苞叶排出通道通过在剥皮机的螺旋输送机的出料端设置排出通道,采用滑道形式,将排出的苞叶接取而滑落至远离散热器处,改变苞叶掉落的轨迹,避免苞叶吸入散热器吸风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玉米联合收割机的苞叶排出通道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玉米联合收割机的苞叶排出通道,包括壳体1和连接架2,连接架2与联合收割机的支架底盘固定连接,且位于联合收割机的剥皮机的出料口下方,壳体1倾斜设置在剥皮机和连接架2之间,并与连接架2固定连接,壳体1的进料口设置在剥皮机的排叶螺旋输送机3的出料端,壳体1的出料口设置在联合收割机的机体外侧,壳体1的进料口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壳体1的出料口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壳体1为方形壳体1,且壳体1底面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光滑低阻层,壳体1的进料口设置有壳体1第一端的侧壁,壳体1的出料口设置在壳体1第二端的端面和其靠近壳体1第二端的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玉米联合收割机的苞叶排出通道的工作原理如下:
排出通道的壳体1通过连接架2固定在剥皮机下方排叶螺旋输送机3的出料端处,螺旋输送机3排出的苞叶由壳体1第一端的进料口接住,在重力作用下滑至壳体1第二端的出料口处并掉落,与散热器吸风口产生足够的距离差,避免苞叶吸入散热器吸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瑞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瑞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77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