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应釜进气系统的进气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7885.9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9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恩端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鑫泰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宋文学;丁宏斌 |
地址: | 26420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釜进气 系统 进气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进气系统的进气轮。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一种广义上的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可以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加热、加压、冷却、搅拌等各种操作。反应釜工作过程为:将物料加入釜内后密封装置,通过进气管置换出釜内空气,使釜内物料处于反应需要气体氛围中,进而完成各种物理或化学反应。
为了使反应釜中的气体与物料充分接触,现有的反应釜具有进气系统。一般来说,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进气轮、进气孔、出气轮、出气孔,进气管是一根金属制的空心管连接在搅拌装置上,兼做搅拌轴使用,进气孔与出气孔开在进气管上,出气轮套在搅拌轴上浸没于物料中。工作时,釜内气体通过进气孔流入进气管,流入进气管的气体通过出气轮分散进物料内部参与或辅助反应。
现有的进气系统普遍采用传统的进气方式,也就是直来直去的自然进气法,没有加强进气效果的辅助装置。自然进气的进气系统存在进气量不足和气体在物料中分散不均匀的通病,使反应效果与速率都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反应釜进气系统中没有进气辅助装置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提高进气效果的进气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反应釜进气系统的进气轮,包括桨套,连接在桨套上的弧板,设置在桨套上位于两块弧板之间的进气孔,紧贴弧板上下两端的上下盖板。
进一步,所述弧板大端弧长是小端弧长的3倍。
进一步,所述进气孔位于两块弧板的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进气系统的进气轮,进气孔位于进气轮的两块弧板之间,弧板的上下两端设有盖板,当进气轮开始顺时针旋转时,利用弧板外宽内窄的原理,弧板内气体产生压强,迫使气体进入进气管经过出气轮,被出气轮甩出,均匀的分散到釜内物料中,与物料充分反应,提高了反应效果和缩短了反应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带进气轮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进气轮结构俯视图;
图3为进气轮结构主视图;
图4为出气轮结构主视图。
附图中,1.搅拌装置;2.釜体;3.进气轮;4.出气轮;5.搅拌轴;3-1.弧板;3-2.桨套;3-3.进气孔;3-4.上下盖板;4-1.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带进气轮的反应釜主要包括:搅拌装置1,釜体2,进气轮3,出气轮4,搅拌轴5。
如图2,图3所示,反应釜进气系统的进气轮,包括桨套3-2,连接在桨套3-2上的弧板1,设置在桨套3-2上位于两块弧板之间的进气孔3-3,紧贴弧板3-1上下两端的上下盖板3-4。
进气轮在反应釜中的设置如图2所示,在釜体2上安装了搅拌装置1,搅拌轴5连接在搅拌装置1上,搅拌轴5内部是中空的结构,气体可以在内部流通,做进气管使用;进气轮3与出气轮4通过桨套3-2固定在搅拌轴5上,在桨套3-2上设置了进气孔3-3与出气孔4-1。
反应釜进气系统的进气轮,其工作原理为:当搅拌装置1启动时,搅拌轴5被带动顺时针旋转,此时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桨套3-2带动进气轮中的弧板3-1做顺时针旋转,弧板的方向设置如图2所示,旋转后大量气体从大弧端进入,在小弧端产生气体压强,在上下盖板3-4的阻挡作用下,气体最大量的通过进气孔3-3进入进气管(即中空的搅拌轴5);气体流经下部的出气轮4时,由于出气轮叶片安装反向,气体随之被沿径向甩出,均匀分散进入物料内部,与物料充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鑫泰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威海鑫泰化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78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法冶金卧式多级反应釜
- 下一篇:化学实验室用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