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流少气煤粉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8209.3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6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耿荐;胡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创能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02 | 分类号: | F23D1/02;F23D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念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流少 气煤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使煤粉旋转燃烧的少气燃烧装置,具体涉及能实现微气量点火和低氮燃烧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石油消耗和进口大国,国家鼓励推广节油技术和以煤代油技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下一个五年规划期间,电力等行业节约和替代燃料油的目标是3800万吨。降低燃油消耗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电力行业对电站锅炉常规点火方式进行了大量技术改进,出现了如等离子点火、微油点火等技术。但是,上述各技术由于各种原因,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一定局限性。
如等离子燃烧器:煤种适用性差,稳燃效果差,燃尽率低,使用寿命短,系统复杂,维护费用高。
如微油燃烧器:燃烧器出力小,着火能量低,煤种适用性差。
综上所述,上述技术适用于大容量高参数的电力行业锅炉,在工业锅炉中使用中存在极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旋流少气煤粉燃烧器。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旋流少气煤粉燃烧器,包括燃气燃烧器、燃烧室、内二次风装置和外二次风装置;
所述少气燃烧装器包括燃气燃烧器、助燃风管,所述点火器将燃烧室内的天燃气点燃;
所述燃烧室按风粉走向依次包括风粉入口、预燃室、初级浓缩器、末级浓缩器、以及设在燃烧室出口的内二次风装置、设在内二次风装置外的外二次风装置,所述预燃室与燃气燃烧器相连通;
所述内二次风装置包括设在燃烧室外的内二次风筒、设在内二次风筒与燃烧室之间的内二旋流器及设在内二次风筒外的内二次风调节器;
所述外二次风装置包括设在内二次风筒外的外二次风筒、设在外二次风筒内的外二旋流器以及与外二旋流器相连的外二次风调节杆;所述内二次风装置和外二次风装置外设有二次风箱。
本发明中锅炉点火启动时,利用天然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使穿过该火焰的煤粉中心的煤粉粒得到快速裂解燃烧,燃烧火焰经过初级浓缩器、末级浓缩器后,由于煤粉浓度得到提高,燃烧更加强烈;随后,燃烧火焰经过内二次风喷口,在此受到内二次风旋转气流影响而被动旋转,同时吸收内二次风补充的氧气,燃烧更加强烈,燃烧温度更高;最后,燃烧火焰经过外二次风喷口,在此受到外二次风旋转气流影响而火焰旋转得到加强,同时吸收外二次风补充的氧气,燃烧更加强烈和彻底。通过一系列的强化燃烧,保证了一次风粉在消耗少量天然气的情况下正常燃烧,实现少气点火和稳燃,省去锅炉点火和稳燃用油。
有益效果: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燃烧器而言,不仅能够实现少量天然气点火燃烧,还能够借助旋转气流实现高效低氮燃烧;本发明解决了本技术方案解决等离子燃烧器一次投入成本高、煤种适应性差、电力消耗高、使用寿命短、系统复杂及维护费用高等缺点;解决微油点火枪出力小、着火能量低及煤种适应性差的问题。本发明仅消耗少量天然气便可点燃煤粉,煤粉燃烧不耗油,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其结构简单,维护费用低;天然气易点燃且燃烧温度高,可以点燃各类煤种,具有较宽的煤种适用范围;二次风分级送入,分级燃烧,降低燃烧阶段氮氧化物的生成,可以实现低氮燃烧,环保效益明显;二次风旋流参与燃烧,燃烧火焰比较稳定,具有一定的自稳燃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旋流少气煤粉燃烧器,包括燃气燃烧器1、燃烧室11、内二次风装置13、外二次风装置12及二次风箱5,燃烧室11、内二次风装置13、外二次风装置12及二次风箱5的轴心线均重叠。燃烧室11外侧是内二次风装置13,内二次风装置13外侧是外二次风装置12,前三均在二次风箱5内。
其中,燃气燃烧器投气后启用高能点火器3点燃天然气,形成高温的中心火焰,进一步点燃煤粉。
燃烧室11沿风粉流向依次为:风粉入口、管道弯头、预燃室6、初级浓缩器7、末级浓缩器10、内二次风喷15、外二次风喷口16。
其中,燃烧室主要作用:输送一次风和煤粉;实现煤粉在预燃室6与天然气混合并燃烧;通过碰撞分离原理,在燃烧介质通过初级浓缩器7、末级浓缩器10后,被逐级浓缩,强化燃烧;
内二次风装置13,内二次风装置13由内二次风筒、内二旋流器8及内二次风调节器14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创能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创能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82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火炬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工业锅炉旋流微油煤粉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