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雷达感应的楼道LED照明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8873.8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2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军;张贺飞;李华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昊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桐***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雷达 感应 楼道 led 照明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雷达探测技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雷达感应的楼道LED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我国为节约能源、按国际要求在楼道照明中普通采用声光双控延时灯或其他控制方式的延时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节约电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采用LED灯照明更能节约能源。
目前,市场上楼道照明灯一般为声光双控灯和触摸式灯,声光双控灯需人们在楼道拍手跺脚,或者咳嗽的声音,但这些噪声影响其他人的生活和工作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误动作,浪费电能;而触摸式灯需人为触摸开关,控制楼道灯的关断,但触摸式灯不卫生,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基于雷达感应的楼道LED照明灯具,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楼道照明灯具误动作和控制不方便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灯座和灯座内的照明控制电路,所述的灯座内的照明控制电路,包括光采集电路、雷达扫描探测电路、驱动执行电路和电源电路,所述光采集电路和雷达扫描探测电路均与驱动执行电路连接,所述的光采集电路、雷达扫描探测电路、驱动执行电路均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的光采集电路、雷达扫描探测电路、驱动执行电路包括光敏三极管T、雷达感应模块IC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位器RV1、电容C1、三极管Q1、三极管Q2、逻辑非门U1、逻辑与门U2、二极管D、单向晶闸管VS和发光二极管LED,所述的光敏三极管T的集电极为出线端VOUT,光敏三极管T的发射极连接电位器RV1的最小值端,电位器RV1的滑动触头连接电位器RV1的最大值端,电位器RV1的最大值端接地GND,光敏三极管T的发射极还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GND,光敏三极管T的发射极还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GND,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为出线端VOUT,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逻辑非门U1的输入端,逻辑非门U1的输出端连接逻辑与门U2的一输入端,雷达感应模块IC1的红色端接电源电路的输出端VOUT,雷达感应模块IC1的皮网色接地GND,雷达感应模块IC1的白色端连接逻辑与门U2的另一输入端,逻辑与门U2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为出线端VOUT,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GND,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还连接二极管D的正极,二极管D的负极连接单向晶闸管VS的控制极G,单向晶闸管VS的阴极接地GND,单向晶闸管VS的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的负极,发光二极管LED的正极为出线端VOUT。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基于微波雷达探测技术的的自动控制灯具,在光线较暗的场所,当有人进入雷达感应区域时,发光二极管工作;人不离开雷达感应区域,发光二极管将持续工作,人离开后,发光二极管延时自动关闭,可以做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不再需要人们在楼道发出与场合不契合的声音,不再需要拍手跺脚或咳嗽,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并且影响其他人的生活和工作,基于雷达感应的楼道LED照明灯具将为人们营造一个真正舒适、高档、智能、节能的居住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电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昊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昊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88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柔性线路板的黑色聚酰亚胺铜箔基板
- 下一篇:家用电器和家用电器的输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