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通信天线及应用该天线的植入式医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8888.4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7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马伯志;王航;吕长泉;郝红伟;李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22;A61N1/36;A61N1/39;A61N1/36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哈达 |
地址: | 1022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天线 应用 植入 医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入式医疗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植入式医疗装置的无线通信天线及应用该天线的植入式医疗装置。
背景技术
植入式医疗装置包括脑深部电刺激DBS,植入式脑皮层刺激CNS,植入式脊髓电刺激SCS,植入式骶神经电刺激SNS,植入式迷走神经电刺激VNS 、植入式心脏电刺激系统(俗称心脏起搏器)、植入式药物输注系统IDDS等。这些植入体内的装置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把信息在植入式医疗装置与体外射频通信装置之间相互传递。这种通信方式相比较互感磁耦合的方案可以把通信距离从厘米级提高到米级的范围。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在植入式医疗装置中设置无线通信天线与体外射频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通信频率在402~405MHz之间,如采用单极天线,要想达到理想的通信距离和效果,就需要有较长的天线长度,一般要达到八分之一波长以上。但植入式医疗装置是植入患者体内进行工作的,需要有较小的体积和较圆润的外形。由于这些要求,就需要把植入式医疗装置内部的各部件设计到最小,这样组装后的装置才能做到体积更小,更适合于植入患者体内,以达到理想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适于小型化植入式医疗装置的无线通信天线以及应用该无线通信天线的植入式医疗装置。
一种用于植入式医疗装置的无线通信天线,包括主体段及与该主体段一端连接的连接段,该主体段包括多个部段,该多个部段首尾相连,沿不同方向延伸,形成一曲折蜿蜒的线型结构,并且该主体段在宽度方向上弯曲呈一曲面型结构。
一种植入式医疗装置,包括外壳、与该外壳连接的顶盖部件、电路板、电池及无线通信天线,该外壳具有一密封腔体,该电路板以及电池均设置于该外壳的密封腔体内部,该无线通信天线设置于该顶盖部件中,包括主体段及与该主体段一端连接的连接段,该主体段包括多个部段,该多个部段首尾相连,沿不同方向延伸,形成一曲折蜿蜒的线型结构,并且该主体段在宽度方向上弯曲呈一曲面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通信天线均匀分布的蛇形蜿蜒曲折各部段增加了无线通信天线的长度,使无线通信天线体积更小,工艺更容易实现,可以在较低的发射功率下提供可靠的发射和接收性能。并且该无线通信天线与植入式医疗装置的顶盖部件圆润的外形更加吻合,做出的植入式医疗装置更适合于植入患者体内,减少患者感染的机率,达到理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植入式医疗系统的概念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植入式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线通信天线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线通信天线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线通信天线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无线通信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无线通信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线通信天线在顶盖部件中的透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无线通信天线在顶盖部件中的透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无线通信天线在顶盖部件中的透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线通信天线与顶盖部件的一种装配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线通信天线与顶盖部件的另一种装配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88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弹簧及遥控器
- 下一篇:一种软包电池的过流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