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安装升降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8970.7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2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刘俊勇;吴灿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06 | 分类号: | E03C1/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郑浩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升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安装升降杆结构, 属于卫浴设备安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升降杆安装方式大都是先安装好其中一个墙座后,将升降杆一端先安装上,然后再安装另一个墙座,将升降杆另一端再安装上,才将升降杆固定好。这种安装方式比较繁琐,安装费时。如果是安装大批量工程单,安装人员容易出现安装疲劳。针对上述状况,有必要设计出一种简易安装的升降杆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安装简单、节省力气且安装效率高的易安装升降杆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安装升降杆结构,包括纸带、升降杆组和两个用固定升降杆组的壁挂组件,所述升降杆组包含竖直的升降杆、套设于升降杆上的花洒座以及两个分别横设于升降杆两端的柱头,所述纸带两端分别开设有中心位置与升降杆两端柱头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壁挂组件包含底座、螺钉以及膨胀管,所述柱头的后端板开设有用于卡住底座的卡孔。
优选的,所述卡孔是由位于柱头中心的小孔和与小孔相交的大孔组成的葫芦孔,所述大孔的内径不小于底座前端的外径,所述小孔的内径小于底座前端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柱头的后端板在大孔与小孔的相交处两边分别设置有将底座可靠地夹在小孔内的弹性卡爪。
优选的,所述大孔位于小孔的上边、下边、左边或右边。
优选的,所述底座侧壁中间开设有与柱头中心的小孔相配合的环状卡槽。
优选的,所述膨胀管穿设于底座的中心通孔内,所述螺钉穿设于膨胀管内。
优选的,所述柱头为圆柱头。
优选的,所述底座呈柱台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易安装升降杆结构通过纸带将两个底座先固定在墙壁上,再通过卡孔将升降杆组的两端同时安装和固定在底座上,采用错位卡住固定的新安装方式,具有结构新颖、安装简单、节省力气且安装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升降杆组的结构装配图。
图2为纸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壁挂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大孔位于小孔下边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大孔位于小孔上边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大孔位于小孔左边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大孔位于小孔右边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纸带与已固定好的底座的安装示意图。
图9为纸带与未固定的底座的安装示意图。
图10为升降杆组与已固定好的底座的安装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升降杆组,11-升降杆,12-花洒座,13-柱头,14-后端板,15-卡孔,151-小孔,152-大孔,16-弹性卡爪,2-壁挂组件,21-底座,211-环状卡槽,212-中心通孔,22-螺钉,23-膨胀管,3-纸带,31-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12所示,一种易安装升降杆结构,包括纸带3、升降杆组1和两个用固定升降杆组1的壁挂组件2,所述升降杆组1包含竖直的升降杆11、套设于升降杆11上的花洒座12以及两个分别横设于升降杆11两端的柱头13,所述纸带3两端分别开设有中心位置与升降杆11两端柱头13相对应的定位孔31,所述壁挂组件2包含底座21、螺钉22以及膨胀管23,所述柱头13的后端板14开设有用于卡住底座21的卡孔15。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卡孔15是由位于柱头13中心的小孔151和与小孔151相交的大孔152组成的葫芦孔,所述大孔152的内径不小于底座21前端的外径,所述小孔151的内径小于底座21前端的外径。安装时,所述底座21先从大孔152进入,再滑入小孔151内,以实现底座21与升降杆组1的固定;拆卸时,所述底座21先从小孔151滑到大孔152,再脱离大孔15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柱头13的后端板14在大孔152与小孔151的相交处两边分别设置有将底座21可靠地夹在小孔151内的弹性卡爪16。当底座21被用力从大孔152挤入小孔151时,所述弹性卡爪16先被撑开,后恢复原位,使得底座21不容易随便脱离小孔1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89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庭废水二次循环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水淋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