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绿色可回收共挤包装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9195.7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9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湖县恒祥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2;B65D65/4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查俊奎 |
地址: | 2116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色 可回收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PE、PP为原料制造的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尤其适合应用为食品、日用品及服装等包装用膜。
背景技术
本发明提供无毒环保型包装膜技术,其适合应用于一般的日常用品包装,也适合于高要求的食品包装领域,其不含有有毒的材料,而且在成本上也比现有常用的食品包装膜成本低;包装膜的主要指标就是需具备较低的氧气透过量和水蒸气透过量,目前市场上食品包装阻隔膜主要采用下述两种技术制造,一是由尼龙膜、BOPP、PET与PE、CPP复合而成的膜;二是五层、七层共挤膜。
尼龙、BOPP、PET与PE、CPP复合膜首先必须要进行粘合复合,复合过程中采用的聚氨酯胶水及溶剂必须挥发掉,有毒有害气体不仅影响一线员工的身心健康,又造成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的向外排放,造成大气污染。再者溶剂尽管挥发了,但胶水毕竟有约75%的固含,且夹在PE与尼龙或PET、BOPP之间熟化过程中残留的溶剂一定会向透气率高的PE面渗透迁移,包装食品后PE面是与食品等直接接触,长期放置或高温下粘胶剂层内的残留溶剂亦会不断的析出,从而造成无法克服的污染。虽国家出台溶剂残留的国家标准为5mg/m2,但毕竟还是有溶剂残留物。
再者五层、七层共挤膜的成本是普通复合膜的几倍,故许多包装选材上拒而远之;并且五层、七层共挤膜一般难以回收再次利用。
包装膜已在当今社会大规模应用,随时都在影响着全民的身心健康,本发明既安全卫生、绿色环保又节能降排,从而让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接触环保的包装膜材料,食品领域吃上安心、放心的安全食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包装膜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色可回收共挤包装膜,其无毒环保,不仅适合一般生活用品作为包装材料,也适合作为食品级要求的包装材料,且成本低。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它包括如下层状结构,内层作为热封层,由LDPE与MLLDPE共混组成;中层作为阻隔层,由MLLDPE与PP共混组成;中层外为印刷层,由PP组成。
所述的阻隔层中的PP为共聚聚丙烯树脂。
所述的印刷层中的PP为嵌段共聚聚丙烯树脂。
所述的内层的共混料中LDPE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占内层总质量的比例为15%-50%。
所述的阻隔层的共混料中PP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占阻隔层总质量的比例为50%-90%。
所述的内层厚度为20μm-90μm。
所述的阻隔层厚度为20μm-90μm。
所述的印刷层厚度为10μm-20μm。
所述的内层中加入LLDPE料与LDPE和MLLDPE共混,内层中所述的LLDPE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占内层的比例为15%-50%。
所述阻隔层中加入LLDPE料与MLLDPE和PP共混,阻隔层中所述的LLDPE料以重量百分比计所占的比例为10%-50%。
所述的印刷层经过电晕处理后使表面张力不低于38达因,印刷层表面印刷油墨图案后再涂一层耐高温双组份聚氨酯光油。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配制所述的内层、中层和印刷层的原料,各层原料进入高速拌和机搅拌;
2、调整各料筒、法兰、模头区域的温度;
3、加料,将各层配比原料加入制定料斗中;
4、开机挤出拉料→充气→吹胀→夹辊牵引→收卷;
5、检测,检测膜的宽度、厚度,符合要求后切边、收卷。
本发明中内层具有低温热封性能,起封温度可调节为85℃至150℃;阻隔层和印刷层由于含有PP料,使得阻隔层和印刷层比内层具有更好的阻隔氧和阻隔水蒸气的性能,本发明在厚度为85μm时,经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检验检测结果为,氧气透过量为710[cm3/(m2·24h·0.1Mpa)],水蒸气透过量为≤2.7[g/(m2·24h)],优于国标GB/T10004-2008氧气透过量标准为BOPP/PE-LD(普通复合膜)≤1800[cm3/(m2·24h·0.1Mpa)],水蒸气透过量标准为PA/CPP.PET/CPP(高温蒸煮级膜)≤15.0[g/(m2·24h)]。
本发明中内层和阻隔层皆含有MLLDPE料,MLLDPE作为中间体能有效地将LDPE与PP相融合,特别是能将LDPE与共聚聚丙烯树脂这种的PP更好地相融合,MLLDPE起到粘合剂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湖县恒祥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金湖县恒祥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91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