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扭腰盘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0024.1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7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吕友助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泰阳和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2/14 | 分类号: | A63B22/14;A63B23/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陈芳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腰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扭腰盘,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都市生活中,人们工作压力繁重,工作时长时间保持坐姿,摄入的食物营养过剩,以及锻炼的不足等,容易导致腹部堆积脂肪,形成啤酒肚,影响正常的生活起居,特别对于爱美的女士来说,腹部肥胖严重破坏身材的比例,对自身自信心打击较大。
健身领域中,有一种可以对人体腰部起到锻炼作用的扭腰肌,可供使用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590248U的公开文献中阐述一种扭腰器,包括底座以及位于底座上方的转盘,所述的底座上表面和转盘下表面均对应设有环形的内轨道和外轨道,所述的内轨道和外轨道上设有若干滚珠,所述的底座和转盘中间通过螺栓连接者站立其上,通过奋力来回扭动腰部来达到减少腰部脂肪的目的;上述结构中采用滚珠实现转盘与底座之间的旋转配合,但因滚珠及底座均为硬质结构极易产生磨损,而滚珠因其自身球状会有不均匀磨损,导致使用寿命明显缩短,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极大噪音,影响健身器的使用。
由此,本发明人考虑对扭腰盘结构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扭腰盘,其采用转环与环槽之间的配合实现转盘相对于底盘的旋转,从而解决磨损不均匀、噪音大等等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扭腰盘,该扭腰盘包括底盘及转盘,所述底盘与转盘中央通过螺杆连接,而转盘通过旋转连接结构与底盘扣合,进而形成由人体脚部带动转盘旋转的扭腰盘结构;所述旋转连接结构为凹凸结构。
进一步,所述凹凸结构包括转环及环槽,所述转环为转盘外表面向底盘方向延伸形成环状凹陷,进而在转盘内侧形成环状凸起,所述凹槽开设在底盘内侧面上且呈环状,所述环状凸起与凹槽配合链接且所述凸起能沿凹槽方向旋转。
进一步,所述转环数量为至少一个,而环槽的数量与转环相适配。
进一步,所述转环数量优选为两个,所述两个转环具有相同圆心,转环相对同一圆形的半径不同。
进一步,所述环槽内涂有润滑剂,该润滑剂优选为润滑油。
进一步,所述环槽的底面为平面,且该平面宽度为1-3cm。
进一步,所述平面的宽度优选为2cm,进而有效防止润滑剂的溢出。
进一步,所述转盘为外表面包裹有软包体的盘体。
进一步,所述底盘的底面包裹有软包体。
进一步,所述转盘、底盘上均设置有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环状凸起与凹槽配合,实现转盘与底盘之间的转动,进而获得无噪音、磨损均匀的转腰盘;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凹槽底面为平面,且平面上涂有润滑剂,进一步降低噪音产生的可能,同时减少磨损程度;
3、前述凹槽底面的宽度为2cm从实验中所得,其不会将润滑剂溢出,同时能获得更好的润滑效果;
4、本实用新型中的转盘外表面包裹有软包体,确保人体足部及脚踝在运动中的舒适性及安全性,有效避免挫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结构分解图(省去螺杆);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扭腰盘,其具有无噪音、磨损均匀、使用安全等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一种扭腰盘,该扭腰盘包括底盘1及转盘2,所述底盘1与转盘2呈圆盘状并沿着径向设置有多根加强筋,底盘1与转盘2中央通过螺杆连接,而转盘2通过旋转连接结构3与底盘扣合,进而形成由人体脚部带动转盘旋转的扭腰盘结构。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前述所述旋转连接结构3为凹凸结构,而凹凸结构包括转环31及环槽32,转环31数量为两个,且所述两个转环31具有相同圆心,转环31相对同一圆形的半径不同;所述每个转环31为转盘2外表面向底盘方向延伸形成环状凹陷,进而在转盘2内侧形成环状凸起,所述凹槽32开设在底盘1内侧面上且呈环状,所述环状凸起与凹槽配合链接且所述凸起能沿凹槽方向旋转。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前述环槽32内涂有润滑剂,该润滑剂优选为润滑油;且凹槽32底面为平面,而该平面的宽度为2cm,进而有效防止润滑剂的溢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泰阳和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泰阳和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00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