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0120.6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2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南晓旭;孙令汉;贺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大正石化实业有限公司;南晓旭 |
主分类号: | E21B36/04 | 分类号: | E21B36/04;H05B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4731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工业新技术的发展,对石油井口电加热设备的技术要求、安全性能、节能性、设备可靠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井口电加热设备多采用电阻方式加热,例如,采用电阻加热管、电阻加热板、以及电阻加热棒等方式加热。通过在井口设置加热装置可加热各种不同品质的原油,降低原油粘度,减小流动阻力,提高流动性。但是该电阻加热方式也存在很多弊端,如发热部分整体温度过高、易老化、维护保养拆卸困难、效率低、安全性差,这些弊端给采油井口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安全性高、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的电磁加热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包括依次套设的中心管、内套管和外套管,还包括在所述中心管上套设的绝缘套、套设在所述绝缘套外部的电磁加热圈、用于控制流量大小的流量计算控制仪、以及与所述电磁加热装置无线连接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远程实时监测并控制所述电磁加热装置的运行状态,其中,所述外套管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中心管内石油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在所述中心管上设有超温保护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中心管内石油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管的一端套设固定套管,所述中心管在套设所述固定套管的一端连接进油口法兰,所述固定套管与所述外套管连接,所述固定套管上设有防爆接线盒,所述防爆接线盒内设有防爆接线柱。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管上设有温控传感器接线盒,所述温控传感器接线盒一端与所述外套管连接,另一端连接出油口法兰。
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管在与所述固定套管相对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内封头,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内封头连接处套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管与所述外套管的连接处套设外套法兰,所述外套法兰与法兰盖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管上至少设有一个扶正环。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管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接线盒,所述压力传感器接线盒内设有所述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管在与所述固定套管相对的一端还设有外管帽。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管上还设有用于排污的排污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加热装置在中心管上依次套设绝缘套和电磁加热圈,通过电磁加热圈为中心管内的石油加热,从而提高管内原油的流动性,该电磁加热装置还无线连接有控制组件,通过控制组件可以远程监测电磁加热装置的运行状态,控制该装置的输出功率和工作状态,进而起到保护整机安全和精确控制恒定出口温度的目的,避免了因加热装置损坏而工作人员又没能及时巡井造成事故的风险,该装置结构简单、加热效率高、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磁加热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磁加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为:
1、外管帽;2、内封头;3、外套管;4、内套管;5、电磁加热圈;6、扶正环;7、压力传感器接线盒;8、压力传感器;9、超温保护传感器;10、外套法兰;11、法兰盖;12、防爆接线盒;13、防爆接线柱;15、中心管;16、固定套管;17、绝缘套;18、排污口;19、出油口法兰;20、温控传感器接线盒;21、进油口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磁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电磁加热装置包括依次套设的中心管15、内套管4和外套管3,还包括在中心管15上套设的绝缘套17、套设在绝缘套17外部的电磁加热圈5、用于检测流量的计算控制仪、以及与电磁加热装置无线连接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用于远程实时监测并控制电磁加热装置的运行状态,其中,外套管3上设有用于检测中心管15内石油压力的压力传感器8。
在中心管15上设有超温保护传感器9,用于检测中心管15内石油的温度,中心管15的一端套设固定套管16,固定套管16与外套管3连接,固定套管16上设有防爆接线盒12,防爆接线盒12内设有防爆接线柱13;中心管15上还设有一个扶正环6。
内套管4在与固定套管16相对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内封头2,内套管4与内封头2连接处套设有密封圈;固定套管16与外套管3的连接处套设外套法兰10,外套法兰10与法兰盖1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大正石化实业有限公司;南晓旭,未经南阳大正石化实业有限公司;南晓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01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