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心轴扫描葫芦圈双圈感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0229.X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9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华;张德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42 | 分类号: | C21D1/42;C21D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王华英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轴 扫描 葫芦 圈双圈 感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应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空心轴扫描葫芦圈双圈感应器。
背景技术
常见一种等速传动轴总成中有一个中间轴部件,该中间轴通常被称作空心轴。空心轴需采用与实轴以及大众空心轴不同的设计及热处理要求,而且该空心轴的两头比中段直径小,即两头小,中间大。空心轴的两头为实心,两头常常被称作轴头,空心轴的中间段为空心,该部分常常被称作中间轴管。空心轴的热处理要求比较特殊,要求轴头和中间轴管都需要感应淬火。目前,主要采用扫描式感应加热喷淋淬火方式,扫描式感应加热喷淋淬火也被称作连续感应加热喷淋淬火。扫描时,感应圈移动,工件固定并旋转。扫描式感应加热需要设计制作相应扫描感应圈,目前,大多数工厂普遍采用圆圈型感应圈,制造圆圈型感应圈可用车床车出内外圈,中间挖空通冷却水,然后焊接组装,也可用空心矩形管绕制而成,这种感应圈设计制作简单,成本较低。采用这种感应圈进行金相调试时通常只需改变电压和扫描速度即可,通常采用恒定加热电压,改变扫描速度的办法,金相调试程序简单,对操作调试人员要求较低。
由于空心轴两头小,中间大,采用圆圈型感应圈时,为保证轴头和中间轴管都能通过,感应圈内径需大于中间轴管的外径,这导致感应圈直径比轴头直径大很多,在扫描感应加热轴头时,感应圈与轴头间隙很大,磁通耗散大,能量的损耗很大,此时需要很大功率或很慢的扫描速度才能加热到所需的硬化层深度,功率过大,感应圈容易烧熔或寿命变短。通常只能减慢扫描速度,造成加工节拍变慢。部分空心轴在轴头向中间轴管过渡的这个位置热处理硬化层深公差很小,且有硬化层形状控制要求,由于加热效率低,能量不集中,此时采用圆圈型感应圈调试难度非常大,调试时间非常长,造成加工节拍非常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心轴扫描葫芦圈双圈感应器,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心轴扫描葫芦圈双圈感应器,至少包括:上下对称布置且结构相同的两个感应圈,两个所述感应圈之间设有绝缘部件;所述感应圈主要包括冷却水输入管,开口大径环和开口小径环,所述开口小径环的内孔与空心轴的轴头相匹配;所述开口大径环的内孔与空心轴的中间轴管相匹配;所述开口大径环的开口与所述开口小径环的开口对接形成一封闭环,所述封闭环内设有冷却水通道,所述冷却水通道设有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所述冷却水输入管与所述进水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开口大径环和开口小径环的内孔均主要由圆孔和锥孔构成,且所述圆孔靠近所述绝缘部件。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出水口通过水管相连,所述水管连接有一排水总管。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大径环的开口与所述开口小径环的开口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大径环的开口不大于所述开口大径环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小径环的开口小于等于所述开口小径环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封闭环呈葫芦形。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心轴扫描葫芦圈双圈感应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结构相同的两个感应圈上下对称布置,所述感应圈主要包括冷却水输入管,开口大径环和开口小径环,所述开口小径环的内孔与空心轴的轴头相匹配;所述开口大径环的内孔与空心轴的中间轴管相匹配;所述开口大径环的开口与所述开口小径环的开口对接形成一封闭环;扫描感应加热空心轴时,轴头可采用开口小径环部分加热,中间轴管可采用开口大径环部分加热,轴头向中间轴管过渡部分可采用开口小径环与开口大径环连接部分加热;整个加热过程中感应圈与空心轴间隙比较小,磁通耗散小,加热效率高,能力损耗小,扫描速度块,加工节拍快。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心轴扫描葫芦圈双圈感应器主视图;
图2显示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心轴扫描葫芦圈双圈感应器俯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感应圈
11 冷却水输入管
12 开口大径环
13 开口小径环
2 绝缘部件
3 圆孔
4 锥孔
5 排水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02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