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0240.6 | 申请日: | 2015-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4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洋;王刚;蒋顺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平洋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179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包括短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断路器,它包括断路器壳体、操作机构、导体结构、灭弧装置、脱扣装置,通过操作机构使断路器内部导体结构通路,当电路异常时,通过脱扣装置断开回路,产生的电弧通过灭弧装置灭弧。传统断路器上的操作机构、导体结构、灭弧装置、脱扣装置全部都设置在断路器的壳体内,壳体是由两块分开的壳板通过多个螺栓组装而成,在壳体上设置有一个或是多个通孔用来容纳上述结构或机构的导线,壳体内配件的开关也是直接设置在壳体的外表面上,这些开关在外部非人为撞击力的作用下会开启,造成严重的电力事故,断路器的壳体上部和下部设置有插孔,方便安接外部导线,这样设计的断路器外壳虽然美观,组装繁琐,当每个插孔内都被插满所需配件时,断路器内部的热量就不易散出,会加速内部电气元件的老化,且断路器内容易受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新颖,构造合理,组装灵活简易,能够避免断路器上的开关在非人为操作的状态下发生开闭,且还具有很好散热、防腐蚀效果的断路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封壳,壳体内设有操作机构、导体结构、灭弧装置、脱扣装置等电性配件,且上述各电性配件之间相互电连接,壳体的前侧面上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设有开关孔,该开关孔与壳体的内部相通,开关孔的出口端上设有面板,面板上设有壳体内各电性配件的开关,所述壳体的顶部为敞开状态,所述封壳上设有多个导线孔,上述封壳卡接于壳体的顶部,封壳的顶板上还设有散热孔,所述封壳内为空腔状态,所述封壳的底板为绝缘导热板,壳体内电性配件的接线端子穿过封壳的底板并至于上述导线孔内,上述封壳的底部还设有缓冲层,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放置防腐剂的罩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其中,本实用新型中将壳体内各电性配件的开关设置在壳体上开有的凹槽内,在非人为外力的作用下,这些开关不会轻易开闭,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电力事故发生;其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壳体顶部为敞开状态,便于将组装好的电性配件直接从该敞口放入壳体内,便于组装、维修,再用封壳将壳体顶部封住即可,且封壳底部的缓冲层对位于壳体内的电性配件有一个很好的缓冲作用,防止电性配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震动,安全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本实用新型在封壳上开设了散热孔,且该散热孔不是与壳体内部直接相通的,可以防止外部的灰尘或害虫进入壳体内部。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构造合理,组装灵活简易,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中标号为:1-壳体,101-滑槽,2-凹槽,3-开关孔,4-面板,5-封壳,6-散热孔,7-导线孔,8-缓冲层,9-罩壳,10-电性配件,1001-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平洋,未经李平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02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