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倒角足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0575.8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4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梁;陈斌;季晨曦;包春林;李海波;罗衍昭;彭开玉;李树森;倪有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8 | 分类号: | B22D11/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倒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倒角足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连铸技术的发展,板坯连铸产线不断开发、生产高品质的钢种。由于高品质钢种的钢液中含铌、硼等元素,这类元素加宽了钢种第三脆性区,在二冷的弯曲段和矫直段,铸坯角部温度很容易进入这类钢种的脆性区范围,导致产生铸坯角部横裂纹。目前,部分钢厂采用带倒角足辊,这种足辊对窄面支撑较弱,铸坯容易产生鼓肚,铸坯角部容易产生角部纵裂,严重影响了铸坯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铸坯产生鼓肚,消除铸坯角部纵裂的倒角足辊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倒角足辊装置,用于支撑倒角连铸坯,包括:辊体、支撑轴、支撑座、第一端盖及第二端盖。所述辊体为中空环式结构;所述辊体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倒角连铸坯窄面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为倒角结构;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为凸起曲面,所述凸起为抛物线形状;所述支撑轴穿过所述辊体,且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分别由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为“U”字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倒角结构的倾斜角度为30~60度。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2~3mm。
进一步地,还包括:螺栓;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倒角足辊装置,辊体的外侧设置有与倒角连铸坯窄面相配合的凹槽,凹槽的左右两侧为倒角结构;凹槽的底部设置为凸起曲面,凸起曲面为抛物线形状。在应用时,凸起曲面能够保证辊体与倒角连铸坯的窄面充分接触,能够有效的避免倒角连铸坯产生鼓肚,消除倒角连铸坯角部纵裂,提高了倒角连铸坯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倒角足辊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凸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倒角足辊装置,用于支撑倒角连铸坯9。所述足辊装置包括:辊体5、支撑轴6、支撑座4、第一端盖1、第二端盖2及螺栓。辊体5为中空环式结构,辊体5的外侧设置有与倒角连铸坯9窄面相配合的凹槽。凹槽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倒角7,倒角7的倾斜角度(即图1中的α角度)为30~60度(如30度、45度或60度),倒角7要求加工光滑平整,且倒角7面顶点处采用圆弧过度。
参见图1和图2,凹槽的底部设置为凸起曲面8,凸起曲面8为抛物线形状,凸起曲面8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即图2中的h高度)为0.2~3mm(如0.2mm、1mm或3mm)。
参见图1,支撑座4为“U”字型结构。支撑轴6穿过辊体5,且支撑轴6的两端分别由第一端盖1和第二端盖2固定在支撑座4上。其中,支撑轴6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端盖1和第二端盖2上。
参见图1,在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倒角足辊装置时,将倒角连铸坯9的窄面放置在辊体5上的凹槽内,通过辊体5对倒角连铸坯9进行支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倒角足辊装置,辊体5的外侧设置有与倒角连铸坯9窄面相配合的凹槽,凹槽的两侧为倒角结构。凹槽的底部设置为凸起曲面8,凸起曲面8为抛物线形状。在应用时,凸起曲面8能够保证辊体5与倒角连铸坯9的窄面充分接触,能够有效的避免倒角连铸坯9产生鼓肚,消除倒角连铸坯9角部纵裂,提高了铸坯的品质。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05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