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集水的景观棚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1374.X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1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高恩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膜特膜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5/02 | 分类号: | E04H15/02;E04H15/26;E04H15/54;E03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水 景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景观棚,具体涉及一种可集水的景观棚。
背景技术
景观棚主要设置在各个公共场所,一方面作为一种人造景观可观赏,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作为遮阳使用。
也有一些纯粹作为景观观赏用,因此更加注重景观棚的外型,但是仅仅作为景观棚使用太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集水的景观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集水的景观棚,包括空心的安装管和固定在安装管上的倒棱台形膜,所述安装管侧壁上开设进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棱台形膜一方面比较美观,也可以作为紧急避雨,另一方面倒棱台形膜比较容易集水,雨水沿着倒棱台形的内侧进入进水孔内,由于安装管为空心的(使用的时候安装管底部通过水管连接到集水池),雨水通过安装管经过水管进入集水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管侧壁上固定有缓冲桶,所述倒棱台形膜的底部固定在缓冲桶的外侧壁上,所述进水孔高于缓冲桶的底部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桶的设置使得雨水先进入缓冲通内,大部分雨水在缓冲桶内先汇聚,再进入进水孔,小部分遇水沿着安装管壁直接进入进水孔,缓冲桶设置可以防止降雨太大,雨水积在倒棱台形膜上,对倒棱台形膜造成损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桶侧壁上开设限制水位高度的排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口用于放置缓冲桶内的水位过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倒棱台形膜的棱角均通过钢板固定在安装管上,钢板的一端与倒棱台形膜的的两条棱边均贴合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板的一端与倒棱台形膜的的两条棱边均贴合固定,增加了钢板与倒棱台形膜的接触面积,使得钢板和倒棱台形膜连接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相邻两块钢板通过连接件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相邻两块钢板通过连接件固定,某一钢板受力过大可以分散到其它钢板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集水的景观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集水的景观棚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集水的景观棚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安装管;11、进水孔;2、倒棱台形膜;3、缓冲桶;31、排水口;4、钢板;5、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可集水的景观棚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可集水的景观棚,包括空心的安装管1和固定在安装管1上的倒棱台形膜2,优选为倒四棱台形膜,所述安装管1侧壁上开设进水孔11,安装管1为不锈钢管,由于雨水经常经过,可以防止生锈,进水孔11沿安装管1侧壁周向均匀设置,且沿安装管1长度方向设置若干,倒四棱台形膜为PVC制作的景观膜,也可以是防水布料。
安装管1侧壁上固定有缓冲桶3,缓冲桶3可通过螺栓连接也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安装管1上,缓冲桶3为内部空心的长方体(也可以是圆柱体)桶,缓冲桶3也为不锈钢制成,所述倒棱台形膜2的底部固定在缓冲桶3的外侧壁上,所述进水孔11高于缓冲桶3的底部高度;缓冲桶3的设置使得雨水先进入缓冲通内,大部分雨水在缓冲桶3内先汇聚,再进入进水孔11,小部分遇水沿着安装管1壁直接进入进水孔11,缓冲桶3设置可以防止降雨太大,雨水积在倒棱台形膜2上,对倒棱台形膜2造成损害;缓冲桶3侧壁上开设限制水位高度的排水口31,排水口31用于放置缓冲桶3内的水位过高。
倒棱台形膜2的棱角均通过钢板4固定在安装管1上,钢板4的一端与倒棱台形膜2的的两条棱边均贴合固定;钢板4的一端与倒棱台形膜2的的两条棱边均贴合固定,增加了钢板4与倒棱台形膜2的接触面积,使得钢板4和倒棱台形膜2连接更加可靠。
相邻两块钢板4通过连接件5固定,连接件5优选为环形钢板;将相邻两块钢板4通过连接件5固定,某一钢板4受力过大可以分散到其它钢板4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倒棱台形膜2一方面比较美观,也可以作为紧急避雨,另一方面倒棱台形膜2比较容易集水,雨水沿着倒棱台形的内侧进入进水孔11内,由于安装管1为空心的(使用的时候安装管1底部通过水管连接到集水池),雨水通过安装管1经过水管进入集水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膜特膜结构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膜特膜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13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警示灯的施工围栏
- 下一篇:一种带充电功能的充气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