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1897.4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0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土屋元人;国屋美敬;原科博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11/58 | 分类号: | B41J1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敏 打印机 纸张 引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搭载有热敏头的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打印条形码等所使用的热敏打印机中,为了准确地输送纸张,设置有用于限制左右方向的偏移的纸张引导件。纸张引导件是将使用的纸张的宽度与左右壁的位置对齐并固定的部件。
但是,希望上下方向的间隙包括纸张的厚度是0.5mm左右,由此。存在下述课题,将纸张设置在装置内时,需要在上下方向的狭小间隙中使纸张通过,设置的操作性明显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能够使纸张的输送和设置变得良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具备:
打印机引擎,在内部具有热敏头及墨带;
记录媒介,使用所述热敏头及墨带能够进行打印;
左右引导部件,对所述记录媒介的左右进行引导,以将所述记录媒介输送至所述打印机引擎的印字位置;及
左右上部引导部件,对所述记录媒介的左右上方部分进行引导,并且以向上方向顶抵的状态,上下可动,
所述打印机引擎能够回转地支撑在印字位置和非印字位置,所述打印机引擎在所述印字位置时,将所述左右上部引导部件向下按压,对所述记录媒介左右上部进行引导,所述打印机引擎在非印字位置时,将所述左右上部引导部件向上按压。
优选地,所述左右上部引导部件通过肘节弹簧向上顶抵。
优选地,所述左右上部引导部件与对所述记录媒介的左右进行引导的左右引导部件的所述记录媒介的宽度方向的移动连动。
优选地,设置纸张卷起防止部,所述纸张卷起防止部是引导所述记录媒介的行进方向的引导面的所述左右上部引导部件的一部分向上方弯曲。
优选地,所述记录媒介是在衬背纸上暂时粘着标签的标签卷纸。
本实用新型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具有下述机构,即,在更换纸张时,使引导纸张左右的上部的导件向上,并使间隙扩大的机构,由此,能够使纸张的输送和设置变得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热敏打印机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概略性地表示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主要部件的图。
图3是放大并概略性地表示图2中的主要部件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位于非印字位置的左上部引导件与打印机引擎的关系的图。
图5A是用于说明右引导部件与位于非印字位置的右上部引导部件的关系的图。
图5B是位于非印字位置的右引导部件的侧面图。
图5C是用于说明右引导部件与位于非印字位置的右上部引导部件的关系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位于印字位置的左上部引导件与打印机引擎的关系的图。
图7A是用于说明右引导部件与位于印字位置的右上部引导部件的关系的图。
图7B是位于印字位置的右上部引导部件的侧面图。
图7C是用于说明右引导部件与位于印字位置的右上部引导部件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热敏打印机的概略的结构图。图2是概略性地表示热敏打印机纸张引导装置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主要部件的立体图。图3是将图2中的主要部件放大后概略性地表示的主视图。
图1中,热敏打印机10的打印机引擎50包括:热敏头11、压纸辊12、供给带支架13、卷绕带支架14及墨带输送导件16、17。另外,供给带支架13、卷绕带支架14及墨带输送导辊16、17能够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未图示的框架等上。另外,供给带支架13中安装有供给轴18,卷绕带支架14中安装有卷绕轴19。
供给轴18及卷绕轴19分别由圆筒状的例如纸管形成。供给轴18能够自由插拔地安装在供给带支架13中。供给轴18能够自由旋转地被供给带支架13支撑。卷绕轴19能够自由插拔地安装在卷绕带支架14上。卷绕轴19能够自由旋转地被卷绕带支架14支撑。
墨带20通过墨带输送导件16和17,在供给轴18与卷绕轴19之间悬挂的同时,配置在作为印字头的热敏头11与作为按压原稿的按压辊的压纸辊1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泰格有限公司,未经东芝泰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18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