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工件装夹的车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1948.3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4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铮;温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加美中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件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工件装夹的车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车削中心,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机床就具有广泛的加工工艺性能,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槽、蜗杆等复杂工件,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各种补偿功能,并在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数控机床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动地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加工。我们把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刀具的运动轨迹、位移量、切削参数(主轴转数、进给量、背吃刀量等)以及辅助功能(换刀、主轴正转、反转、切削液开、关等),按照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单,再把这程序单中的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如穿孔纸带、磁带、磁盘、磁泡存储器),然后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中,从而指挥机床加工零件。
但是,研究发现:传统的数控车床由卡盘单只产品装夹,进行车削外径、倒角等加工。尤其对于我司的一种细长杆产品使用传统加工方式,工件加工时间过长,严重影响加工效率(即使用单次装卡,这样的传统加工方式,严重影响加工效率)。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上述传统数控机床的上述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件装夹的车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工件装夹的车加工装置,包括数控车床本体1和设置在所述数控车床本体1上的数控车床刀盘2、移动支架3、多组卡盘4,其中:
所述移动支架3相对于所述数控车床本体1的横向方向(即X方向)和纵向方向(即Y方向)滑动连接;多组所述卡盘4依次沿着所述移动支架3的纵向方向排列设置;
多组所述卡盘4依次沿着所述移动支架3的纵向方向排列螺栓连接固定。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数控车床刀盘2固定连接在所述数控车床本体1横向方向的一端,所述移动支架3位于所述数控车床本体1的横向方向的另一端。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多工件装夹的车加工装置还包括气源装置6;所述气源装置6用于分别向多组所述卡盘4提供气源动力。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多工件装夹的车加工装置还包括多组气管;所述气源装置6分别与多组卡盘4通过所述气管一一连通。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气管的数量与所述卡盘的数量相等。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卡盘4为三爪卡盘。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多组所述卡盘4的数量最好为2个。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移动支架3与所述数控车床本体1之间设置有移动驱动装置;所述移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支架3沿着所述数控车床本体1沿X和Y方向移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移动驱动装置为两组伺服电机,其中一组伺服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支架沿着所述数控车床本体沿X方向移动;另一组伺服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支架沿着所述数控车床本体沿Y方向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分析上述多工件装夹的车加工装置结构可知:上述多工件装夹的车加工装置主要由数控车床本体1和设置在所述数控车床本体1上的数控车床刀盘2、移动支架3、多组卡盘4等结构组成。其中,移动支架3相对于所述数控车床本体1的横向方向(即X方向)和纵向方向(即Y方向)滑动连接;多组所述卡盘4依次沿着所述移动支架3的纵向方向排列设置。
分析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工件装夹的车加工装置,颠覆了现有卡盘为装卡工件的传统,将传统的数控车床卡盘改造为刀盘(即数控车床刀盘2可转动),将传统的数控车床刀架改造成卡盘(即多组卡盘4可以自由移动)。
应用上述装置其整个操作过程为:工人将产品装夹到多组卡盘4上,其卡盘组数量可以为多个,具体数量优选为两个;例如,在两组卡盘结构中,每次作业都可以装夹两支,卡盘4可实施气动夹紧,操作效率更高。然后启动移动支架3,移动支架3可以在X、Y方向移动,这样带动上面安装的卡盘4移动,进而实现多个工件按顺序进入数控车床刀盘2,产品端头外径被车加工。待2支产品都车加工完成后,移动支架3可以再退回起始位置。随后工人卸料,完成一个操作循环。(具体需要说明的是,以基点为中心,向右横向表示X方向,向上纵向表示Y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加美中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加美中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19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三面加工的旋转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夹紧自动同步定位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