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应集风式水上风力发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2641.5 | 申请日: | 2015-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0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佳宇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11/04;F03D11/00;F03B13/14;H02S10/12;B63B3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集风式 水上 风力 发电站 | ||
1.一种自适应集风式水上风力发电站,包括集风装置和风力发电机组,所述集风装置设有集风口和出风口,集风口大于出风口,出风口朝向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是:所述集风装置和风力发电机组设在浮体上,浮体漂浮在水中,浮体通过连接构件与固定在水中的系泊体可转动连接;在风向改变时,所述集风装置与风力发电机组能够随浮体一起在水面上围绕系泊体转动,从而使集风口自动调整到面对来风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集风式水上风力发电站,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构件包括硬质的连接杆和软质的连接缆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适应集风式水上风力发电站,其特征是:所述集风装置包括硬质的导风板和/或软质的导风帆以及支架,所述集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至少设有两组大小不等的支架,相邻两组支架之间设有导风板和/或导风帆,从而使集风口到出风口之间形成内腔逐渐收缩的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集风式水上风力发电站,其特征是:所述集风口的大小可以调节;或,所述导风板和/或导风帆的集风面积大小可以调节;所述浮体上或集风装置上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集风式水上风力发电站,其特征是:所述集风口的支架包括立柱和加强索,立柱与所述浮体的上表面可转动连接,通过改变立柱与浮体上表面的夹角实现改变集风口的大小;所述导风板和/或导风帆设为可收缩或展开的安装连接方式,实现导风板和/或导风帆的集风面积大小可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集风式水上风力发电站,其特征是:所述出风口设有一台或一台以上风力发电机组,出风口的旁边设有可开关的泄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适应集风式水上风力发电站,其特征是:所述浮体由若干浮体单元构成,浮体单元包括设有中空密闭内腔的浮体本体和支承柱,支承柱设在浮体本体上,相邻浮体单元的支承柱上端相互连接构成浮体平台;所述集风装置和风力发电机组设在浮体平台上,所述浮体本体漂浮在水面上或悬浮在水面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适应集风式水上风力发电站,其特征是:所述浮体单元还包括用于增加浮体本体承载重量的压载装置,所述压载装置包括与浮体本体可拆卸连接的配重块,和/或,用于向浮体本体内注入或排出水的进排水装置;
所述进排水装置包括泵和设在浮体单元上的进排水接口,进排水接口与浮体本体的内腔连通,进排水接口设有控制阀;
所述支承柱与浮体本体设为整体结构,或,支承柱通过可拆卸的安装方式与浮体本体连接和固定;
所述浮体平台通过安装或移去承载物,或,通过进排水装置向浮体本体内腔中注入或排出适量的水,可以使浮体本体下沉或上升;当浮体本体淹没并悬浮在水面下时,所述支承柱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并保持在水面上,从而实现浮体平台与水面之间的高度可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适应集风式水上风力发电站,其特征是:所述浮体平台上或集风装置上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自适应集风式水上风力发电站,其特征是:所述浮体平台和/或浮体单元上设有波浪能发电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佳宇,未经陈佳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264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变焦动画仪
- 下一篇:一种台式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