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旋式燃气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3182.2 | 申请日: | 201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0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邵发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万达炉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旋 燃气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旋式燃气炉,应用于陶瓷制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目前,主要采用燃气炉烧制陶瓷制品,但是现有的燃气炉的烧嘴是直接对着陶瓷工件的,由于烧嘴喷出的火焰的温度比较高,而刚开始陶瓷工件的温度不高,火焰直接喷向陶瓷工件容易造成陶瓷工件的表面发生炸裂,从而造成陶瓷工件烧制效果不好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方便、烧制效果好的回旋式燃气炉。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旋式燃气炉,包括:炉壳、后盖、排烟凹槽、支撑板、后烧嘴、前烧嘴、排烟管,所述的后盖通过铰链安装在炉壳后端,所述的排烟凹槽焊接在炉壳内部底部,所述的支撑板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在排烟凹槽的左右两端,且支撑板的位置在排烟凹槽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后烧嘴安装在炉壳左壁上,且后烧嘴的位置在支撑板的后部,所述的前烧嘴安装在炉壳右壁上,且前烧嘴的位置在支撑板的前部,所述的排烟管焊接在炉壳的前端,且排烟管的内部与排烟凹槽的内部连通。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优点:
1、 使用方便;
2、 陶瓷工件烧制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回旋式燃气炉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炉壳;2-后盖;3-排烟凹槽;4-支撑板;5-后烧嘴;6-前烧嘴;7-排烟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旋式燃气炉,包括:炉壳1、后盖2、排烟凹槽3、支撑板4、后烧嘴5、前烧嘴6、排烟管7,所述的后盖2通过铰链安装在炉壳1后端,所述的排烟凹槽3焊接在炉壳1内部底部,所述的支撑板4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在排烟凹槽3的左右两端,且支撑板4的位置在排烟凹槽3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后烧嘴5安装在炉壳1左壁上,且后烧嘴5的位置在支撑板4的后部,所述的前烧嘴6安装在炉壳1右壁上,且前烧嘴6的位置在支撑板4的前部,所述的排烟管7焊接在炉壳1的前端,且排烟管7的内部与排烟凹槽3的内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将陶瓷工件放置在支撑板4上,同时开启后烧嘴5以及前烧嘴6,后烧嘴5的火焰由左向右往右喷,因为后烧嘴5的位置在支撑板4的后部,这样后烧嘴5的火焰不会直接喷到陶瓷工件上,而是直接喷到炉壳1的右内壁上,同样的原理,前烧嘴6的火焰由右往左喷,前烧嘴6的位置在支撑板4的前部,前烧嘴6产生的火焰也会直接喷向炉壳1的左内壁上,由于炉壳1内压力的不同,前烧嘴6产生的火焰与炉壳1的左内壁接触后转向由前往后移动并逐渐与后烧嘴5喷出的火焰汇合,同样,后烧嘴5产生的火焰与炉壳1的右内壁接触后转向由后往前移动并与前烧嘴6产生的火焰汇合,这样火焰整体构成一个循环,围绕着陶瓷工件旋转着循环烘烤,而不是火焰直接喷向陶瓷工件,从而避免了因刚喷出的火焰因温度过高而造成陶瓷工件表面炸裂的缺陷,因此烧制效果比较好,烧制过程产生的烟气从排烟凹槽3内经排气管7排出,使用比较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万达炉业有限公司,未经六安万达炉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31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窑柱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硅片烧结的网带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