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漂浮物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3695.3 | 申请日: | 201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0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祝;张翔;杨继前;李厚华;陈一清;李文成;廖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玉竹麻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C02F1/52;C02F1/56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3519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漂浮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污水漂浮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达到污水的零排放标准,需要对污水进行系列处理,并将排放水再深度处理回收利用。由于污水中存在漂浮物、表面杂质或者大颗粒物等杂质,若将污水直接进入系列处理和深度处理,则处理的负担较重,不利于维护设备,且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污水系列处理和深度处理前进行污水初步处理的污水漂浮物处理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污水漂浮物处理装置,包括气浮装置、PAC储药罐、PAM储药罐和混合器,气浮装置包括旋转进水管、回流管、第一出渣管、第二出渣管、清水出水管、布水管和刮渣机构,旋转进水管与布水管连通;旋转进水管连通污水进水管,混合器设置在旋转进水管与污水进水管之间,污水进水管与混合器之间连接有污水泵;混合器与PAC储药罐管道连接,混合器与PAC储药罐之间连接有第一加药泵,旋转进水管与混合器之间设置有支管路,支管路连通PAM储药罐,支管路中设置有第二加药泵;回流管和旋转进水管之间依次设置有高压泵、溶气装置和释放器。
进一步地,污水泵、第一加药泵、第二加药泵和高压泵两端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污水从旋转进水管进入气浮装置之前,先由PAC储药罐向污水中加入PAC药剂,再由PAM储药罐向污水中加入PAM药剂,PAC药剂和PAM药剂的絮凝作用使得水中的悬浮颗粒凝聚;回流管中流出处理后的清水流入溶气装置,产生的大量密集微米超细气泡释放器以常压释放,使其与管道内絮粒、杂质互相粘附,产生比重小于水的浮体,浮体进入气浮装置池体中,浮体依靠浮力迅速上浮至液面,进行刮渣步骤。凝聚的悬浮颗粒由刮渣机构收集后,由第一出渣管输出;清水由清水出水管流出。本实用新型减轻了污水深度处理负担,有效处理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漂浮物处理装置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漂浮物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气浮装置;101—旋转进水管;102—回流管;103—第一出渣管;104—第二出渣管;105—清水出水管;106—布水管;107—刮渣机构;2—PAC储药罐;3—PAM储药罐;4—污水泵;5—混合器;6—污水进水管;7—支管路;8—溶气装置;9—释放器;10—电磁阀;11—第一加药泵;12—第二加药泵;13—高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漂浮物处理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气浮装置1、PAC储药罐2、PAM储药罐3和混合器5,气浮装置1包括旋转进水管101、回流管102、第一出渣管103、第二出渣管104、清水出水管105、布水管106和刮渣机构107,旋转进水管101与布水管106连通;旋转进水管101连通污水进水管6,混合器5设置在旋转进水管101与污水进水管6之间,污水进水管6与混合器5之间连接有污水泵4;混合器5与PAC储药罐2管道连接,混合器5与PAC储药罐2之间连接有第一加药泵11,旋转进水管101与混合器5之间设置有支管路7,支管路7连通PAM储药罐3,支管路7中设置有第二加药泵12。污水从旋转进水管101进入气浮装置1之前,先由PAC储药罐2向污水中加入PAC药剂,再由PAM储药罐3向污水中加入PAM药剂,PAC药剂和PAM药剂的絮凝作用,使得水中的悬浮颗粒凝聚,杂物与溶气装置产生的超细气泡粘附形成浮体浮出液面。
如附图2所示,回流管102和旋转进水管101之间依次设置有高压泵13、溶气装置8和释放器9。污水泵4、第一加药泵11、第二加药泵12和高压泵13两端的管路上都设置有电磁阀10。回流管102中流出处理后的清水经由溶气装置8,产生的微米超细气泡由释放器以常压释放,使其与管道内絮粒、杂质互相粘附,产生比重小于水的浮体,浮体进入气浮装置1的池体中,浮体依靠浮力迅速上浮至液面,进行刮渣步骤。凝聚的悬浮颗粒由刮渣机构107收集后,由第一出渣管103输出;清水由清水出水管105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玉竹麻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玉竹麻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36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化学破乳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堵管道的氨水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