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管道给矿稳料分矿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3979.2 | 申请日: | 201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0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军;梁超杰;翁金红;吴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11/00 | 分类号: | B03B11/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永生 |
地址: | 243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矿稳料分矿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选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管道给矿稳料分矿箱。
背景技术
冶金矿业选矿作业过程中,多台选别或筛分设备集中给料都设置分矿箱,输送到分矿箱内的矿浆,一般都有两组管道或多组管道由供料泵池输送给入分矿箱内,再由分矿箱分配到各受料设备中。
由于输送到分矿箱内的管道在分矿箱内的分布位置差异,使得进入分矿箱内的矿浆浓度和量在分矿箱内很不均匀,造成分配到各选别或筛分设备的物料浓度和量也不均匀,对选别或筛分设备的调控影响很大,从而影响到选别或筛分设备的选别和筛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管道给矿稳料分矿箱,以达到分矿箱分料均匀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管道给矿稳料分矿箱,包括外筒、中筒、内筒,所述内筒设在中筒中,中筒设在外筒中,所述内筒底部设有用于与中筒相连通的排矿管,所述中筒顶部上设有出料槽口,所述外筒上设有用于与受料设备相连的分矿控制阀。
所述内筒上方设有泵送给料管,泵送给料管的出口朝向内筒的内壁。
所述中筒和外筒之间设有一组隔板,分矿控制阀为一组,分矿控制阀分别布置在相邻隔板之间。
所述内筒和中筒的底部均为铸石板。
所述内筒底部高于中筒底部,中筒底部设在外筒底部上。
所述中筒顶部设有回流槽口,所述回流槽口高于出料槽口,所述回流槽口与相邻隔板形成一回流室相连通,所述外筒上设有与回流室相连通的回流管连接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分矿箱的内筒承担分矿箱的受料缓冲、混匀和居中,中筒承担矿浆的稳流和分配,外筒承担受料设备矿浆量和回流量的控制,最终将给入到分矿箱内的矿浆进行缓冲、混匀、均匀分配到受料设备中,便于选别或筛分设备的调控,有效提高设备的效能发挥。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矿箱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矿箱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矿箱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外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分矿箱应用示意图。
图中:1.外筒、2.中筒、201.出料槽口、202.回流槽口、3.内筒、301.排矿管、4.隔板、5.单层铸石板、6.支撑架、7.分矿控制阀、8.回流管连接口、9.泵送给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该多管道给矿稳料分矿箱,包括外筒1、中筒2、内筒3,其中,内筒3设在中筒2中,中筒2设在外筒1中,外筒1、中筒2、内筒3同心安装在一起,内筒3通过支撑架6悬置在中筒2的中心位置,内筒3的底部高于中筒2的底部,内筒3的底部与中筒2的底部保持一定的距离;中筒2的底部设置在外筒1的底部上。
内筒3通过支撑架6固定在外筒1和中筒2上,内筒底部设有用于与中筒相连通的排矿管301,内筒上方设有泵送给料管9,泵送给料管9的出口朝向内筒的内壁。
泵送给料管9中的矿浆给入内筒周边,利用矿浆在分矿箱内筒的缓冲旋流,混匀矿浆,并集中于内筒中部的排矿管,利用内筒与中筒高差静压,使混匀的矿浆由内筒静压流向中筒中部并向外扩散,通过中筒增大矿浆面积,起到稳流作用。
中筒2顶部上设有出料槽口201,中筒和外筒之间设有一组隔板,分矿控制阀7为一组,分矿控制阀分别布置在相邻隔板4之间。相邻隔板与外筒内壁以及中筒外壁之间形成有间隔室,外筒上的分矿控制阀与间隔室相连通,中筒通过出料槽口与间隔室相连通。
经稳流后的矿浆通过中筒壁上沿的出料槽口,流到中筒与外筒间隔室内,再有外筒圆周分布的分矿控制阀均匀分配到各受料设备,便于选别或筛分设备的调控,有效提高设备的效能发挥。
内筒和中筒的底部均为铸石板。铸石板为单层铸石板5,单层铸石板起到抗冲击耐磨的作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中筒顶部边缘设有回流槽口202,回流槽口高于出料槽口,回流槽口与相邻隔板形成一回流室相连通,外筒上设有与回流室相连通的回流管连接口8,回流管连接口8与供料泵池之间通过回流管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39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