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落架落震、抗坠毁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4254.5 | 申请日: | 201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5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马昆;邓先来;陈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落架 坠毁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落架落震、抗坠毁试验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起落架落震、抗坠毁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起落架是直升机起飞、着陆、地面滑跑的重要装置。在现代直升机研制过程中进行直升机起落架落震、抗坠毁试验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通过对直升机起落架进行落震、抗坠毁试验分析,可以获取各项真实的参数,给设计人员提供一系列指导结构修改的重要试验数据。
但是,目前试验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并且调节起落架的姿态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落架落震、抗坠毁试验装置,以解决现有试验装置结构比较复杂且起落架的姿态调节比较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起落架落震、抗坠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框;
内框,设置在所述外框内,可沿竖直方向在所述外框内往复运动;
转动框,通过水平设置的转动轴设置在所述内框内,可绕所述转动轴轴线转动;
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转动框与所述内框进行固定;
起落架,竖直固定在所述转动框的底部;
测力装置,设置在所述外框内部,所述测力装置的上表面与所述起落架的底端相接触。
可选地,所述外框包括:
矩形的底板;
导轨,包括四根,均匀且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四个角,所述内框位于四根所述导轨之间且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地设置在四根所述导轨上。
可选地,所述内框呈长方体形,所述内框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四根所述导轨围成的四边形的面积,所述内框的四条竖直的棱边分别通过上下对称的两个轴承与最相近的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转动框呈长方体形,通过所述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内框内部。
可选地,所述内框的垂直于所述转动轴轴线的两个竖直内壁之间距离,等于所述转动框的垂直于所述转动轴轴线的两个竖直外壁之间的距离;
所述内框的其他两个竖直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转动框的其他两个竖直外壁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固定装置:
螺孔,贯穿所述内框的垂直于所述转动轴轴线的两个竖直平面,同时还贯穿相同位置处的所述转动框的垂直于所述转动轴轴线的两个竖直平面;
固定螺栓,同时贯穿所述内框与所述转动框同一侧的所述螺孔。
可选地,所述内框与所述转动框同一侧的所述螺孔均包括四个,四个所述螺孔以所述转动轴轴心为中心,对称分布。
可选地,所述转动轴通过螺栓与所述内框外表面进行固定。
可选地,所述测力装置包括:
测力平台,上表面与所述起落架的底端相接触;
作动器,包括均匀分布的多个,一端与所述测力平台的底面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上表面铰接;传感器,与所述作动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起落架落震、抗坠毁试验装置,起落架能够跟随转动框绕转动轴转动,从而起到调节起落架角度的作用,可以在不拆装起落架的情况下,通过夹具自身调整了起落架的姿态,提高了试验的精度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起落架落震、抗坠毁试验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起落架落震、抗坠毁试验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起落架落震、抗坠毁试验装置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起落架落震、抗坠毁试验装置,包括外框1。外框1包括矩形的底板101和四根导轨102,四根导轨102均匀且垂直设置在底板101的四个角,内框2位于四根导轨102之间且可沿竖直方向滑动地设置在四根导轨102上。
内框2设置在外框1内,可沿竖直方向在外框1内往复运动。内框2可以是多种适合的形状,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与四根导轨102围成形状匹配的长方体形,内框2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四根导轨102围成的四边形的面积,内框2的四条竖直的棱边分别通过上下对称的两个轴承201与最相近的导轨102滑动连接,即四条竖直的棱边共使用八个轴承201。
转动框3同样可以为多种适合的形状,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与内框2相似的长方体形,通过水平设置的转动轴4设置在内框1内部,可绕转动轴4轴线转动。转动轴4还可以通过螺栓与内框2外表面进行固定,以防止转动轴4自身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42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动轴承组合故障模拟实验台
- 下一篇:一种车辆碰撞动力学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