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刺激穴位的艾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4897.X | 申请日: | 2015-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2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申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71200 山东省泰安市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刺激 穴位 艾灸 装置 | ||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艾灸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刺激穴位的艾灸装置。
二、 背景技术
所谓艾灸疗法,是利用艾叶作原料,制成艾绒,在一定的穴位上,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艾灸,具有温阳补气、祛寒止痛、补虚固脱、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有缓解治疗的效果,因此用于刺激穴位的艾灸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在现有的用于刺激穴位的艾灸装置中,直接悬灸法,该方法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直接悬灸法将燃烧的艾条置于身体穴位附近,主要的温热能量随烟气流失于空气中,真正作用于人体皮肤的烟气热量不足 30%,大大影响了艾灸的效果。间接温灸法,该方法是利用铜制灸器、不锈钢灸器、竹制灸器具等作为温灸器来施灸,温灸器筒底有尖有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间接温灸法将艾条燃烧后的烟气密闭于温灸器具内,虽然避免了烟气外逸带来的 能量流失,使得大部分的温热能量能直接作用于皮肤和穴位,但艾条燃烧后产生的各种有益物质被禁锢于温灸器内,没法完全作用于人体穴位,影响到艾灸的效果。
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刺激穴位的艾灸装置,因此把艾灸棒的烟雾热量集中作用在人体的穴位上,提高了艾灸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具有燃烧室和夹腔体的壳体、设置在壳体的底端端部并且延伸在燃烧室中的导热钉,夹腔体的进气孔设置为与燃烧室连通并且夹腔体的排气孔设置为与导热钉相对应。
由于设计了壳体和导热钉,通过艾灸棒对导热钉的加热,对人体的穴位进行灼热,通过夹腔体的排气孔的艾灸棒的烟雾,对人体的穴位进行熏热,不再直接使用艾灸棒,因此把艾灸棒的烟雾热量集中作用在人体的穴位上,提高了艾灸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把艾灸棒的散发热量集中作用在人体的穴位上的方式把导热钉与壳体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壳体设置为包含有燃烧筒体和罩壳体,还包含有弹簧、密封盖、螺母和推力板,罩壳体设置为套装在燃烧筒体上并且在罩壳体与燃烧筒体之间设置有腔体,在罩壳体与燃烧筒体之间的腔体的开口端部设置有密封盖并且密封盖设置为与燃烧筒体螺纹式联接,螺母设置为与燃烧筒体螺纹式联接并且推力板设置为与螺母联接,推力板设置为L字形并且推力板设置在燃烧筒体的开口端部,导热钉设置在燃烧筒体和罩壳体的底端端部并且设置为与燃烧筒体和罩壳体滑动式联接,在导热钉中设置有通气孔并且导热钉的通气孔的一端端部设置在燃烧筒体中、导热钉的通气孔的另一端端部设置在罩壳体的外侧面,在导热钉与燃烧筒体之间设置有弹簧,在罩壳体上设置有与罩壳体与燃烧筒体之间的腔体连通的排气孔并且排气孔设置为与导热钉相对应,在燃烧筒体上设置有与罩壳体与燃烧筒体之间的腔体连通的进气孔并且进气孔设置为与燃烧筒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燃烧筒体和罩壳体的下端端部设置为圆球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导热钉设置为倒T字形并且导热钉的底端面设置为平面、导热钉的顶端端部设置为尖刃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导热钉设置为三个并且三个导热钉设置为呈三角形分布在燃烧筒体的底端端部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燃烧筒体的进气孔设置在燃烧筒体的圆球的上半部部位,罩壳体的排气孔设置在导热钉的侧面并且罩壳体的排气孔喷出的烟雾设置为作用在导热钉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把艾灸棒的散发热量集中作用在人体的穴位上的壳体和导热钉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刺激穴位的艾灸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申,未经王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48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颈部艾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