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稳定性的新型轿厢式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6056.2 | 申请日: | 2015-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8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汤擎巨;张虹;陈春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志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28 | 分类号: | B66B5/28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性 新型 轿厢式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轿厢式电梯,具体说是一种高稳定性的新型轿厢式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高层建筑的增多,电梯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也就决定了厢式电梯运行的安全性要求极高。而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电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高速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曳引式轿箱式,由于速度相对较快,在运行中产生一定晃动,造成电梯乘坐舒适性差,专利号为CN 203833432的中国专利于2014年9月1日公开了一种高稳定厢式电梯,型轿厢运行平稳,不会 因钢缆的晃动产生乘坐的不舒适感,但是在降落至底坑时,震动还是比较大,对电梯的磨损也大,电梯经常出现故障,需要维修,甚至对乘坐人员造成生命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电梯在运行过程中,能够高稳定性,高安全性,给人们更好的舒适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的新型轿厢式电梯。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稳定性的新型轿厢式电梯,包括沿着电梯井道升降的轿厢箱体,所述电梯井道的底坑设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固定在底坑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过渡缓冲结构,所述过渡缓冲结构的顶端设有初级缓冲结构,所述初级缓冲结构的上表面与水平设置的缓冲板相关联。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液压缸、过渡缓冲结构、初级缓冲结构三级缓冲,使得电梯落地平稳,舒适度高,又降低了磨损。
作为优选,所述过渡缓冲结构包括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的缓冲套管和连接在所述缓冲套管内底面的弹簧部件以及可在所述缓冲套管内上下活动的缓冲内杆;所述缓冲内杆的一端与所述弹簧部件的顶端相关联,所述缓冲内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初级缓冲结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套管与所述初级缓冲结构之间设有套设在所述缓冲内杆外围的复位弹簧,加强缓冲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板的上下表面均设有缓冲层,加强缓冲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初级缓冲结构与所述缓冲板之间设有缓冲弹簧,加强缓冲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复位弹簧向上盘旋的方向与所述缓冲弹簧向上盘旋的方向相反,增加了缓冲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初级缓冲结构与所述缓冲板之间设有导向部件,所述缓冲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部件的外围,所述缓冲板上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部件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初级缓冲结构上,所述导向部件的另一端在所述导向孔内上下移动。对缓冲弹簧起到导向作用,防止弹簧的左右晃动,增加缓冲的稳定性。
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采用三重缓冲结构,大大提高了电梯运行,尤其是在底坑落地时的稳定性,给人们更好的舒适感,减少了电梯的维修几率和成本,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的缓冲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导向部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的新型轿厢式电梯,包括沿着电梯井道升降的轿厢箱体10,在电梯井道的底坑设有缓冲结构,包括固定在底坑的液压缸201,其活塞杆2011上连接有过渡缓冲结构30。过渡缓冲结构30包括与活塞杆2011固定连接的缓冲套管301和连接在缓冲套管301内底面的弹簧部件302以及可在缓冲套管301内上下活动的缓冲内杆303,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缓冲内杆303的一端与弹簧部件302的顶端相关联,另一端与初级缓冲结构40连接,缓冲套管301与初级缓冲结构40之间设有套设在缓冲内杆303外围的复位弹簧304。初级缓冲结构40的上表面与水平设置的缓冲板50固定连接,缓冲板50的上下表面均设有缓冲层,加强缓冲效果,减小震动,降低磨损。
实施例2:
一种高稳定性的新型轿厢式电梯,包括沿着电梯井道升降的轿厢箱体10,在电梯井道的底坑设有缓冲结构,包括固定在底坑的液压缸201,其活塞杆2011上连接有过渡缓冲结构30。过渡缓冲结构30包括与活塞杆2011固定连接的缓冲套管301和连接在缓冲套管301内底面的弹簧部件302以及可在缓冲套管301内上下活动的缓冲内杆303,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缓冲内杆303的一端与弹簧部件302的顶端相关联,另一端与初级缓冲结构40连接,缓冲套管301与初级缓冲结构40之间设有套设在缓冲内杆303外围的复位弹簧304。初级缓冲结构40的上表面与水平设置的缓冲板50固定连接,缓冲板50的上下表面均设有缓冲层;初级缓冲结构40与缓冲板50之间设有缓冲弹簧60,其向上盘旋的方向与复位弹簧304向上盘旋的方向相反;缓冲弹簧60的螺旋圈里设有导向部件70,缓冲板50上设有导向孔,导向部件70的底端固定在初级缓冲结构40上,导向部件70的另一端在导向孔内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志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凌志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60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