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生物质能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6931.7 | 申请日: | 2015-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1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田萌;田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有明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02;C02F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6200 吉林省辽源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资源 处理 系统 生物质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生物质能源装置,尤其是能全面改善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能源消耗结构的清洁能源装置。属于节能环保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的构造是由城乡生活垃圾全封闭机械分选系统、有机物高温高压喷爆降解氧化制肥系统、无机物制建材系统、高分子有机物还原炉还原或制粒系统、可回收物回收系统以及垃圾除异味、去渗滤液和重金属无害化处理系统而组成。上述各系统的运行都利用外接电源和利用燃煤供能供热,除少部分利用垃圾中固体可燃物做燃料补充外,各个系统可谓耗费能源巨大。将生物质能源装置引入该构造,使得原有系统结构发生改变,进而使得耗能结构发生重大改变。所述引入的生物质能源装置,就是构建利用人畜粪尿和餐厨剩余物及作物秸秆发酵制备清洁能源沼气的沼气池装置。沼气池建设历史久远,技术成熟,应用广泛,但关键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应用巧妙、技术创新,该技术应用将为各级政府打破生活垃圾围城困扰,顺利推进生活垃圾实时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项目的实施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耗能大、效率低,收益少,进而不能广泛推广的弊端,本技术方案所述生物质能源装置,就是在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中增设了一种多池体串联增效,形成序列连体结构的厌氧发酵沼气池,这种厌氧发酵沼气池可根据工厂耗能需要而增加串联数量形成模块化组合。本方案以两个厌氧发酵池串联结构模块抛砖引玉。该装置的引入,可以利用装置所生产的一部分沼气直接替代燃煤,供应有机物高温高压喷爆降解氧化制肥系统、高分子有机物还原炉还原制粒系统的能源消耗,同时装置生产出的另一部分沼气用来发电,建立起完善的工厂自备电站,供应全厂生产和生活用电,并可实现清洁能源自给自足。使得整个工厂除最初启动时外,整个设备运行不使用化石能源,真正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而传统老式沼气池在寒冷的冬季不产气,无法使用,春季启用困难,容易酸化、钙化结板,出渣困难,厌氧效果差,亟待改进。本实用新型正是为破解这些难题应运而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工厂余热制备的热水循环系统,经管路送入沼气池底部,沼气池底部铺设热水循环管网形成地热装置,使得沼气池能在冬季寒冷气候条件下保持在40℃左右的温度。同时还利用工厂生产的沼气,经沼气发电机发电形成自备电站电力,经导线送入沼气池底部埋设的沼气池专用发热电缆铺设网,实现沼气池保持温度双保险,使得池内人畜粪尿和餐厨剩余物及作物秸秆发酵效果最优化。所述序列串联的池体前端设置一预处理调节池,各厌氧池体中间设置监测井,序列串联的池体末端设置出渣槽,出渣槽底部设置逆冲回流泵,各厌氧池内部设置S型涡流逆冲构造,逆冲回流泵定期驱动池内发酵液体实现搅动,使得池内发酵物充分发酵,自动破除板结,使得出渣顺利,实现产沼气稳定、高效的目的。
所述沼气池池体为钢混结构,且外部贴一层聚氨酯保温层,池体建在轻钢结构暖房中,使得保证沼气池温度散失最小化。保证沼气池温度较高且恒温控制也就保证了高效产沼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新颖、简单、紧凑,技术工艺先进,使用安全、可靠,维修方便、快捷,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及生产。同时建造速度快,成本低。采用多池体串联结构,厌氧时间延长一倍以上,使得发酵充分,并能有效去除药物残留、虫卵、大肠杆菌、COD及BOD达95%以上。池体增加了地热管网供暖和专用电缆铺设网提温控温,以及外贴保温层并建在暖房保温系统中,保温效果极佳,并可实现温度可调,每立方米池体产沼气达到0.75~1.75立方米。本实用新型池内设置回流搅动装置使得沼气池不钙化结板,产气平稳、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高寒地区同样四季可用。因此,本实用新型构成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重大结构改变,而使得节能减排、生态循环利用、企业效益优化和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
附图说明
附图用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两个厌氧池串联结构模块的示意图。
图中:1池体、2调节池、3进料口、4厌氧发酵池、5厌氧软体浮罩、6监测井、7S型涡流逆冲构造、8玻璃罩、9出渣槽、10逆冲回流泵、11沼气池地热管网、12沼气池专用发热电缆铺设网、13电源接入线、14热水管网接入管路、15沼气管路、16软体储气罐、17沼气总控制室、18沼气发电站、19工厂应用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有明,未经田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69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