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现木材内部的大小圆柱体整体掏取材料的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8811.0 | 申请日: | 2015-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7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元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元宝 |
主分类号: | B44B11/02 | 分类号: | B44B1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1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木材 内部 大小 圆柱体 整体 材料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材雕刻工艺所使用的刀具,具体是指一种实现木材内部的大小圆柱体整体掏取材料的刀具。
【背景技术】
人类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工具的革新和改造始终走在技术进步前列,善于智创工具,并在工艺过程精益求精的民族,往往是世界上经济技术竞争最有优势的国家。
作为一名优秀的雕刻工艺师,在长期的雕刻工艺生涯中,必须不断积累自己的工艺经验,并且根据工艺需要,发挥自己的工艺智慧,对一些比较复杂的工序,或是对常规工具难以处理的作品,须开动脑筋自研自制替代工具,这是刀具工艺创新的重要途径。
例如,木材内大小圆柱体整体取料技术,原先是文玩木雕工艺上的一个老难题。加工一个笔筒或盘盒等,不管口径多大,这一段木材料要么只能做一个完整的带底笔筒或盘盒,把笔筒或盘盒里面的木料掏光出来的都变成了木屑废料;要么就是前人留下穿底取料的掏空技法,即穿透底部,取出小圆柱加以利用。但是,透底的作品需要补底,补底的器物完整性就被破坏了,它的艺术价值也大大降低。穿底取料的掏空技法一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才得以突破,艺人们能够在一节实心的奇特材料中心上,挖一直孔作探路使刀具进入,取下外围最大的一个实底和内部两三个大小不等的烟囱式直筒再补底;延至2000年前后,又有新的技术进展,能在原来内部几个烟囱式的基础上,又缩小囱口空间进行贴底巧用;使材料利用上了一个台阶。此举成功之后,又在加工紫檀木微裂孔口时巧遇上了一个办法,就是在圆筒底部挖开一个2至3厘米或稍大些的圆孔,透过圆孔割断里侧进行掏底,然后配合直筒壁刀缝里侧竖线对准切口割开,把内空圆柱完整取出利用,作品底部的小圆孔以后再进行补贴:一是朽木巧用,二是为适应南北温差,腾出冷缩热涨的空间,补做个活塞使底部完整,早期以鸡翅木和稍微硬木作蒂便于伸缩。2010年后几乎用原筒原料作蒂,起到收缩缝补给全原木的效果。这样的巧遇灵感促发工艺改革延用到2012年前后,成了里程碑式的工艺革命。虽然这样的工艺手法有所进步,开口小了些,保住圆筒与底部的连接部位,但终究只能巧用于心材和有裂痕的原材料。而对原材料完整的奇、特料来说,还是破坏了它的整体完美。发明人经过长期观察,完整无暇的红木实心料,大部分长期存放过程不会干裂,而有微裂痕迹的红木原料,处理不当的,到一定时期还会有裂象。因而,对完整的奇、特料不应被挖,应有心存放、保留它的完整性成为发明人心里头的课题。作为雕刻工艺师,眼睁睁看着珍贵的木料因此被废,一有时间即琢磨它,心里那种惋惜和痛楚是无可言喻的。多少代雕刻工艺师也煞费心思,巧琢着怎样把奇特质的材料内空部分整体取出利用,但是始终找不出一个施工办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木材内部的大小圆柱体整体掏取材料的刀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实现木材内部的大小圆柱体整体掏取材料的刀具,用于完成切断成型的内底至内筒与主体断开自主吐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刀、“7”型机动刀;所述主体刀的刀背顶部具有长圆孔,内套设不同大小的所述“7”型机动刀;所述主体刀侧部具有一长方体夹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刀具,实现木材内部的大小圆柱整体掏取材料工艺技术,能把30cm直径、深度30cm左右的实心料完整取出,极大地提高材料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7”型机动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木材内部大小圆柱整体取料的刀具,该刀具包括主体刀1、可交换大小的“7”型机动刀2;所述主体刀1的刀背顶部具有可进出交换大小“7”型机动刀的长圆孔,内可套设不同大小的“7”型机动刀2;所述主体刀1侧部具有一长方体夹柄3。“7”型机动刀2的刀头具有一定弧度。
该刀具主要实现功能:切断成型的内底至内筒与主体断开自主吐出。这个过程需外围不间断对准壁槽喷加大小气压冲出木粹梢和控制车床转速;而遇到恶劣木纹正反差过大的,必要时交换“7”型机动刀2的正反刀。当内筒切断时,扳手即停止给主体刀1的刀柄加力。内实体筒是“7”型机动刀2刀口从八分之一左右周长慢慢向内半径加入至主体与内筒切断时吐出。
主体刀1侧部的长方体夹柄3完成刀柄受夹工作,主要功能是让出更大空间给主体刀31。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工具,实现红木圆体中空整体取料工艺技术,能把30cm直径、深度30cm左右的实心木材料完整取出,极大地提高材料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用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元宝,未经徐元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88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