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翼飞机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9465.8 | 申请日: | 2015-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7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叶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灵 |
主分类号: | A63H27/18 | 分类号: | A63H27/18;A63H27/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国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6 | 代理人: | 陈永辉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飞机 模型 | ||
1.固定翼飞机模型,它包括机身以及固定在机身两侧的固定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翼飞机模型还包括前涵道动力组和后涵道动力组,所述前涵道动力组竖向设置于所述机身的中部,且前涵道动力组产生的气流朝向机身的下表面,所述后涵道动力组通过后涵道固定座连接在设置于所述机身的尾部,所述后涵道动力组通过后涵道旋转座绕所述机身转动与机身呈不同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翼飞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涵道动力组的轴向上设有前导流环,所述前导流环通过前导流环轴座连接在所述机身的底部或所述前涵道动力组上,所述前导流环通过前导流环摇臂机构与前平衡舵机的转轴相连,所述前平衡舵机沿所述机身的轴向设置,所述前平衡舵机转动时,通过所述前导流环摇臂机构控制所述前导流环转动一系列矢量角度,相应的,所述前导流环将所述前涵道动力组产生的气流导向不同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翼飞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涵道动力组的轴向上设有后导流环,所述后导流环通过后导流环轴座连接在所述后涵道动力组上,所述后导流环通过后导流环摇臂机构与后平衡舵机的转轴相连,所述后平衡舵机转动时,通过所述后导流环摇臂机构控制所述后导流环转动一系列矢量角度,相应的,所述后导流环将所述后涵道动力组产生的气流导向不同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翼飞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流环摇臂机构包括前导流环转轴、前导流环转轴固定板、前平衡舵机摆臂和前平衡舵机拉杆,所述前导流环转轴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前导流环转轴固定板上,所述前平衡舵机摆臂固定在所述前平衡舵机的转轴上,所述前平衡舵机拉杆活动套接在所述前导流环转轴和所述前平衡舵机摆臂上,且偏离所述前平衡舵机的转轴和前导流环转轴的轴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翼飞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导流环摇臂机构包括后导流环转轴、后导流环转轴固定板、后平衡舵机摆臂和后平衡舵机拉杆,所述后导流环转轴的两端固定所述后导流环转轴固定板的中间,所述后平衡舵机摆臂的中心固定在所述后平衡舵机的转轴上,所述后平衡舵机拉杆的两端分别活动套接在所述后导流环转轴和所述后平衡舵机摆臂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翼飞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涵道旋转座通过固定在所述机身上的后涵道固定座连接在所述机身的尾部,所述后涵道旋转座与所述后涵道固定座通过活动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固定翼飞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翼飞机模型还设有后涵道角度控制机构,所述后涵道角度控制机构包括后涵道角度控制伺服机、伺服机T型杆、伺服机L型摆臂、伺服机拉杆,所述伺服机L型摆臂的拐点通过活动轴固定在后涵道角度控制伺服机的侧壁,所述伺服机T型杆和所述伺服机拉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伺服机L型摆臂的两端通过活动轴连接,所述伺服机T型杆的中心杆端与所述后涵道角度控制伺服机相连,所述伺服机拉杆的另一端通过活动轴与所述涵道旋转座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翼飞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翼飞机模型的机身内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前涵道动力组、后涵道动力组、前平衡舵机、后平衡舵机和后涵道角度控制伺服机相连,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无线信号终端的信号,通过电路控制所述前涵道动力组、后涵道动力组、前平衡舵机、后平衡舵机和后涵道角度控制伺服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翼飞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翼飞机模型还设有前起落架、后起落架、水平尾翼和垂尾,所述前起落架和后起落架均采用折叠式支撑杆,所述水平尾翼通过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所述机身的尾部,且分别位于所述后涵道动力组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灵,未经叶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94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打地鼠玩具
- 下一篇:一种玩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