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三线差分视频链路传输BIT信息的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9915.3 | 申请日: | 2015-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8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符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符鹤 |
主分类号: | H04N5/14 | 分类号: | H04N5/14;H04N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三线 视频 传输 bit 信息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机内自检BIT(BuiltInTest)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三线差分视频链路传输BIT信息的电路。
背景技术
现代电子设备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在众多的大型电子设备集成度越来越高,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故障检测时间变长,维修工作量将迅速增加,因此它们的安全可靠运行和快速维修就显得极为重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一种依靠电子装备自身的电路和程序完成故障诊断、故障隔离的技术BIT(BuiltInTest)得到了广泛应用。它能对设备/系统内部的故障进行自动检测、诊断和隔离,大大提高电子装备中的故障诊断效率和准确性,从而降低维护费用,提高电子装备的可用性。
BIT信息传输在实现途径上是多样的,可依托现有多种接口技术。三线差分视频链路的应用源于使用UTP(UnshieldedTwistedPaired:非屏蔽双绞线)传输模拟视频信号的需要,以简化视频传输途径(代替同轴电缆),延长传输距离,增强抗干扰能力。三线制差分视频在工业控制、车载、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使用。相对于传统使用专用电路/接口传输BIT信息,设计人员提出了使用三线差分视频中的共模技术传输BIT信息的电路,这种电路实现简单、灵活,降低系统/设备间互连成本,对系统/设备高集成度、小型化起到推动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针对现有BIT信息传输技术现状,提出一种使用三线制差分视频链路的共模信号传输BIT信息的电路。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使用三线差分视频链路传输BIT信息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信息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两个组成部分。
发送电路包括三个完全一致的差分放大器U1、U2和U3,RIN±、G(SOG)IN±、BIN±分别为红、绿、蓝三基色差分视频信号,其中SOG表示同步信号复合到绿色上。在三个正差分输入信号RIN+、G(SOG)IN+、BIN+与三个差分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之间分别串接增益调节电阻RG,在三个负差分输入信号RIN-、G(SOG)IN-、BIN-与三个差分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之间分别串接增益调节电阻RG,在三个差分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与负输出端之间串接反馈电阻RF,在三个差分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与正输出端之间串接反馈电阻RF。
BITdata、BITclk是分别是BIT数据和时钟信号,BITdata接至可控增益放大器U4输入端,BITclk接至可控增益放大器U5输入端,level端子由外部提供电压参考,接至可控增益放大器U4、U5的增益控制端,可控增益放大器U4、U5的输出分别为data和clk;clk经过反相器U6接入加法器U7的输入端,data接入加法器U7的另一输入端,加法器U7的输出接入差分放大器U1的共模输入端;data经过固定增益放大器(2倍)U8输出到反相器U9输入端,反向器U9输出接到差分放大器U2的共模输入端;data和clk分别接入加法器U10的两个输入端,加法器U10输出接到差分放大器U3的共模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符鹤,未经符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99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