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升降式猪食饮水槽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0215.6 | 申请日: | 2015-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3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秦英林;钱瑛;李楠;郭克;郭宝军;田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7/00 | 分类号: | A01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猪食 饮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槽,具体涉及一种升降式猪食饮水槽。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专利CN201320389223.2公开了一种安全水槽,它由浓度传感器、IC芯片、扬声器和显示屏组成;浓度传感器安装在水槽的底部;IC芯片与浓度传感器连接,其安装在水槽的侧面内;扬声器与IC芯片连接,其安装在水槽的侧面;显示屏与IC芯片连接,其安装在水槽的侧面。该水槽不具有竖直升降功能,提供水源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饮水槽体储存水源,旋转轮可以控制升降管实现竖直升降,升降管可以控制饮水槽体实现竖直升降,从而方便了给猪仔提供水源的升降式猪食饮水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升降式猪食饮水槽,包括饮水槽体,饮水槽体的内底部设有第一吸收层,饮水槽体的一侧内壁设有第二吸收层,饮水槽体的另一侧设有第三吸收层,饮水槽体设置在支撑板上,支撑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扣板,第一扣板扣住饮水槽体的一外侧壁上,支撑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扣板,第二扣板扣住饮水槽体的一外侧壁上,支撑板设置在升降管的端部,升降管呈竖直布置,升降管套装在导向管内,导向管呈竖直布置,导向管为管状结构,升降管为管状结构,导向管设有第一旋转轮与第二旋转轮,第一旋转轮通过活动销固定在导向管的侧壁中,第二旋转轮通过活动销固定在导向管的侧壁中,第一旋转轮为外螺纹轮,升降管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第一旋转轮与升降管通过螺纹连接,第二旋转轮为外螺纹轮,第二旋转轮与升降管通过螺纹连接;导向管设置在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管的底端设有限位球。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球为椭球型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轮通过第一固定杆与底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杆呈倾斜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旋转轮通过第二固定杆与底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杆呈倾斜状。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管的端部设有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饮水槽体的内底部设有第一吸收层,饮水槽体的一侧内壁设有第二吸收层,饮水槽体的另一侧设有第三吸收层,饮水槽体设置在支撑板上,支撑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扣板,第一扣板扣住饮水槽体的一外侧壁上,支撑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扣板,第二扣板扣住饮水槽体的一外侧壁上,支撑板设置在升降管的端部,升降管呈竖直布置,升降管套装在导向管内,导向管呈竖直布置,导向管为管状结构,升降管为管状结构,导向管设有第一旋转轮与第二旋转轮,第一旋转轮通过活动销固定在导向管的侧壁中,第二旋转轮通过活动销固定在导向管的侧壁中,第一旋转轮为外螺纹轮,升降管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第一旋转轮与升降管通过螺纹连接,第二旋转轮为外螺纹轮,第二旋转轮与升降管通过螺纹连接;导向管设置在底板上,所以饮水槽体储存水源,旋转轮可以控制升降管实现竖直升降,升降管可以控制饮水槽体实现竖直升降,从而方便了给猪仔提供水源,且底板可以牢固地安装在猪圈的地底面,旋转轮露出地面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式猪食饮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02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