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逆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1432.7 | 申请日: | 2015-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7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薛丽英;朱瑞林;王宝臣;宗艳玲;胡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537 | 分类号: | H02M7/53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逆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型逆变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新能源的推广,微型逆变器由于其自身独立跟踪、性能可靠、安装便利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微型逆变器采用Flyback(反激)+全桥工频翻转拓扑实现能量向电网的传递,但由于Flyback拓扑的固有损耗导致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且输入电压范围较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逆变器,以达到高效且宽输入电压范围的微型逆变器的设计要求。
一种微型逆变器,包括桥式逆变电路、谐振电感、谐振电容、变压器、隔直电容、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第三功率管、第四功率管、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其中:
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经过所述谐振电感和所述谐振电容连接到所述桥式逆变电路的交流侧;所述桥式逆变电路的直流侧接直流源;
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一端经过所述隔直电容分别接所述第一功率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功率管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
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另一端分别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三功率管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四功率管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功率管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
所述第三功率管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
所述第一功率管的输入端经交流源连接至所述第四功率管的输入端。
其中,所述微型逆变器中的功率管均为MOS。
其中,所述微型逆变器中的功率管均为IGBT。
其中,所述桥式逆变电路为全桥式逆变电路。
其中,所述桥式逆变电路为半桥式逆变电路。
可选地,所述微型逆变器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桥式逆变电路直流侧的第一电容。
可选地,所述微型逆变器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功率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功率管的输入端之间的第二电容。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构建的微型逆变器包括变压器原边结构和变压器副边结构两部分,变压器原边结构采用移相控制,通过不同移相角控制变压器原边电流的幅值和相位,使其包络为工频输出;变压器副边结构进行工频翻转实现并网。在变压器原边结构采用移相控制的过程中,软开关技术和变频调制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微型逆变器对高效且宽输入电压范围的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微型逆变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变压器原边工频电流包络图;
图3a为图1所示微型逆变器在模态1下的等效电路图;
图3b为图1所示微型逆变器在模态2下的等效电路图;
图3c为图1所示微型逆变器在模态3下的等效电路图;
图3d为图1所示微型逆变器在模态4下的等效电路图;
图3e为图1所示微型逆变器在模态5下的等效电路图;
图3f为图1所示微型逆变器在模态6下的等效电路图;
图3g为图1所示微型逆变器在模态7下的等效电路图;
图3h为图1所示微型逆变器在模态8下的等效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型逆变器,以达到高效且宽输入电压范围的微型逆变器的设计要求,包括桥式逆变电路100、谐振电感Lres、谐振电容Cres、变压器T1、隔直电容Cb、第一功率管S1、第二功率管S2、第三功率管S3、第四功率管S4、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其中:
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经过谐振电感Lres和谐振电容Cres连接到桥式逆变电路100的交流侧;
桥式逆变电路100的直流侧连接直流源,如图1所示的光伏组件P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14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