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水节水一体化的高速公路智能灌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1576.2 | 申请日: | 2015-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0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罗晓丽;陈喜;张志才;黄小祥;蔡庆拟;顾雯;郝梦茹;宁亚伟;胡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水 节水 一体化 高速公路 智能 灌溉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水节水一体化的高速公路智能灌溉系统,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农田水利是水利工程类别之一,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各种工程经济措施,调节和改变田间水分状况及其有关的地区水利条件,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发达国家节水灌溉技术的基本特点是高技术、高投入和管理现代化。近年来,我国的灌溉新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喷灌、滴灌等技术日趋成熟,农田灌排自动化水平得到了提高。
随着世界性水资源、能源的日趋紧张,采用节水、节能的灌水方法已成为全世界灌溉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推广节水灌溉也已成为世界各国为缓解水资源危机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往往在时空上分布不均匀,尤其是目前全球变暖的情况更是加剧了水资源不均匀性。
雨水集蓄节灌技术在农业上的运用是节水农业的发展趋势,而且发展集雨补灌节水农业具有实现降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提高单位耕地产出效益和产品品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由于高速公路位于郊区,且跨度较大的原因,常常被人们忽略。我国高速公路雨水收集工作还没有得到重视,离规模化具有巨大的距离。资料显示,我国现在高速公路已建成6万5千多公里,在汛期能积累大量水量,同时水质较好。通过高速公路现有的排水系统并连接集水系统,可将收集的雨水用于路旁的农田灌溉,实现集水灌溉一体化。利用高速公路上汛期所集水量在缺水期对作物进行灌溉,具有很大的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高速公路上大量的可集水量,结合湿度监测控制设备,通过控制中心远程控制水泵和相应电磁阀,实现智能灌溉,解放人力,提高灌溉效率的集水节水一体化的高速公路智能灌溉系统;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收集的雨水可进行自动过滤除杂后再进行灌溉,大大延长了节水自动灌溉部分的使用寿命的集水节水一体化的高速公路智能灌溉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集水节水一体化的高速公路智能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速公路集水部分和节水自动灌溉部分;所述高速公路集水部分包括高速公路路堤、设置于所述高速公路路堤两侧的护坡、与所述护坡底端相连的绿地地表、设置于所述护坡与绿地地表连接处的边沟和与所述边沟底端相连通且设置于所述边沟下方的集流槽,所述集流槽通过输水管道A与沉淀池相连通,所述沉淀池通过输水管道B与水窖相连通,所述水窖的顶端出水口直通向所述绿地地表并通过所述节水自动灌溉部分给所述绿地地表进行灌溉。
所述节水自动灌溉部分包括湿度传感器、水泵和若干灌溉喷头;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窖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末端闭合的输水管道C相连通,所述输水管道C上设置有若干电磁阀,所述输水管道C上设置有若干所述灌溉喷头,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绿地地表上;所述湿度传感器、水泵和电磁阀均通过通电线路与总控室连接。
所述绿地地表包括路旁的农田。
所述输水管道A连接所述集流槽侧壁的下端与所述沉淀池侧壁的上端。
所述输水管道B连接所述沉淀池侧壁的下端与所述水窖的侧壁。
所述沉淀池采用矩形单厢式沉淀池,所述矩形单厢式沉淀池中设置至少两块溢流隔板,所述矩形单厢式沉淀池底面设置坡度,所述坡度为所述矩形单厢式沉淀池与所述输水管道B的连接端的高度大于与所述输水管道A的连接端的高度。
所述护坡采用M7.5浆砌片石防护。
所述边沟的出水口处为条石或混凝土预制板,所述条石或混凝土预制板的厚度大于15cm,所述条石或混凝土预制板上预留渗水孔,所述条石或混凝土预制板位于所述绿地地表的下方。
所述集流槽四周为隔水土工布,所述集流槽内填充有碎石。
所述输水管道A、输水管道B和输水管道C均采用HDPE管材。
本实用新型对比已有技术具有以下创新点:
1.本系统实现了智能化控制,将高速公路的原有设备充分利用,包括集流槽、边沟、护坡、输水管道,进而将其与沉淀池、水窖连接。同时,配合自动节水灌溉系统,对灌区实现自动化灌溉。利用高速公路上大量的可集水量,结合田间湿度控制设备,对植物需水量进行智能判断,以控制中心远程控制水泵和相应电磁阀,实现可调节供水。
2.本系统沉淀池采用矩形单厢式沉淀池,并将池底设计为有一定坡度向上的坡面,有利于减缓颗粒的运动速度,加强沉淀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15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培育设施
- 下一篇:一种治疗烫伤的外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