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绵羊个体授精保定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1823.9 | 申请日: | 2015-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2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郭健;岳耀敬;牛春娥;郭婷婷;刘建斌;冯瑞林;袁超;孙晓萍;杨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D19/02 | 分类号: | A61D19/02;A61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绵羊 个体 授精 保定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畜牧研究设备的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大规模绵羊个体鉴定保定设备。
背景技术
绵羊规模化生产中,人工授精技术已成为繁殖环节主要技术保证,但生产现实中在繁殖周期中,发情母羊数量非常大,个体输精时绵羊的保定措施千差万别,有的两人抓羊后腿使羊倒立保定、有的一人坐立两手握羊后腿并报后驱使羊倒立保定,输精结束后就立即解除保定,羊可以随意活动,而激烈活动可能造成精液流出子宫颈口,影响绵羊受胎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绵羊个体授精保定设备,它能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第一底板1,该第一底板1的上面设有第二底板2,所述第一底板1与第二底板2之间的一端通过活动连接装置相连,其另一端安装有顶升装置,所述第二底板2上顶面的一端安装有草料槽3,其中部安装有挡板4,其另一端设置有等距排列的螺孔5,所述挡板4的中部开设有半圆形槽6,该半圆形槽6上方的一侧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固定环7,所述固定环7的端部设置有与半圆形槽6扣合固定的插头8,所述半圆形槽6的一侧设置有与插头8插接配合的卡槽9,所述的螺孔5内设置有与之旋接固定的后腿固定杆10。
所述的顶升装置包含固定在第一底板1上顶面的第一双耳座11和固定在第 二底板2下底面的第二双耳座12,所述的第一双耳座11和第二双耳座12之间通过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伸缩缸13相连。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固定效果理想,即使单人也可完成整个保定作业,且保定时间较长利于输精后精液充分进入子宫颈口,而在保定的过程中放置在草料槽中的草料也能起到一定的安抚绵羊应激情绪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顶升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看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它包含第一底板1,该第一底板1的上面设有第二底板2,所述第一底板1与第二底板2之间的一端通过活动连接装置相连,其另一端安装有顶升装置,所述第二底板2上顶面的一端安装有草料槽3,其中部安装有挡板4,其另一端设置有等距排列的螺孔5,所述挡板4的中部开设有半圆形槽6,该半圆形槽6上方的一侧设置有 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固定环7,所述固定环7的端部设置有与半圆形槽6扣合固定的插头8,所述半圆形槽6的一侧设置有与插头8插接配合的卡槽9,所述的螺孔5内设置有与之旋接固定的后腿固定杆10。
所述后腿固定杆10的顶部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两个后腿固定杆10之间设有与之插接固定的后腿托杆14。
所述的顶升装置包含固定在第一底板1上顶面的第一双耳座11和固定在第二底板2下底面的第二双耳座12,所述的第一双耳座11和第二双耳座12之间通过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伸缩缸13相连。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固定效果理想,即使单人也可完成整个保定作业,且保定时间较长利于输精后精液充分进入子宫颈口,而在保定的过程中放置在草料槽中的草料也能起到一定的安抚绵羊应激情绪的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18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菱形网眼结构聚丙烯盆底补片
- 下一篇:一种大鼠背部创面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