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伺服阀端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2034.7 | 申请日: | 2015-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1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郑金声;袁珩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奥伺服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6K27/12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苗德俊 |
地址: | 441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伺服 阀端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伺服阀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伺服阀端盖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图3所示,伺服阀端盖的油孔采用直孔联接,直孔一12、直孔二14经平行孔13联接,球胀堵15对油路进行封堵密封。由于加工多个孔并使用球胀堵,不仅增加制造难度,提高生产成本,在装配中还浪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若球胀堵安装位置出现偏差,就给整个系统稳定性及调试装配带来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伺服阀端盖改进结构,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装配效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上部装有上盖组件,壳体组件的底部设有用于联接负载的孔一、孔二,端盖经紧固螺钉与壳体组件联接;所述壳体组件内装有阀套,可动阀芯装在阀套内,阀套与壳体组件形成油腔,阀套内装有用于连接回油控制腔的衬套;所述端盖有油路与壳体组件相通。
所述端盖油路包括斜油孔一、斜油孔二,所述斜油孔一与壳体组件的油路联接,斜油孔二与阀芯联接。
所述端盖为两组,分别位于壳体组件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实用,加工简化,定位准确,效率高。在结构稳定性上有了一定的突破,即减少了对球胀堵的使用,在装配中省去了很大的时间和空间,也带来了很大方便,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压力的可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结构示意简图。
图3是现有技术示意图。
图中,1、上盖组件,2、壳体组件,3、端盖,4、斜油孔一,5、斜油孔二,6、紧固螺钉,7、衬套,8、阀套,9、阀芯,10、孔一,11、孔二,12、直孔一,13、平行孔,14、直孔二,15、球胀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2上部装有上盖组件1,壳体组件2的底部设有用于联接负载的孔一10、孔二11,端盖3经紧固螺钉6与壳体组件2联接;所述壳体组件2内装有阀套8,可动阀芯9装在阀套8内,阀套8与壳体组件2形成五个油腔,与阀芯9匹配控制流量,阀套8内镶嵌有用于连接回油控制腔的衬套7,实现密封并通过两处斜油孔分开油路,所述端盖3有油路与壳体组件2相通。
所述端盖3油路包括斜油孔一4、斜油孔二5,所述斜油孔一4与壳体组件2的油路联接,斜油孔二5与阀芯9联接。
所述端盖3为两组,分别位于壳体组件2的两侧。
工作时,由于端盖3的两处斜孔斜油孔一4、斜油孔二5可以直接沟通油路,不再使用球胀堵,减少了因为压力过大把原有的球胀堵打出等后果。装配后端盖3与壳体组件2通过紧固螺钉6进行连接,端盖3的结构改进后有效提高了端盖的工作稳定性,使伺服阀的稳定性与结构上参数的合理化得到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奥伺服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航奥伺服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20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出头六腔组合油缸
- 下一篇:一种液压同步马达控制的折弯机液压同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