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工程用线缆配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2344.9 | 申请日: | 201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3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蔡华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华铮 |
主分类号: | H02G7/20 | 分类号: | H02G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00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工程 线缆 配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工程用线缆配接器。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在电气工程的施工中,一般二次接线为了保证排线的整齐以及稳固,需要在支架上设置伸出横臂,进行不同线路的扩展,传统的一般采用固定式的设计,直接对线缆进行固定,但是在一些风力以及经常震动的环境中,固定式的设计虽然较为稳固可靠,但是刚性太足,如风力容易直接作用到支架上去,导致整个布线结构的不稳定性,抗风性很难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工程用线缆配接器,本实用新型并未采用传统的伸出横臂固定焊接的方式,而是采用前端卡设,后端可上下略微转动的结构,在受到风力的干扰时,配线支撑臂的活动球将会贴合转动滑面段向下抬起或下落,同时由于填塞的限位橡胶体,既能够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又能够吸收来自配线横臂的压力,便于其复位,提高了整体结构的柔性和抗风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气工程用线缆配接器,包括配线支架和固定套,所述的配线支架为圆柱体,所述的固定套套设于配线支架上,所述的固定套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块体,固定套和安装块体之间为一体焊接成型,所述的安装块体内部设有腔体,腔体内设有转动球,转动球和配线支撑臂相连,所述配线支撑臂上呈“一”字型焊接有若干个线缆固定叉架。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块体一侧设有开口,所述的配线支撑臂通过开口与其内部的转动球相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固定套两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多个螺纹孔,连接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块体上下表面设有多个支撑臂,支撑臂与固定套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块体内部空腔内填充限位橡胶体,限位橡胶体包裹有所述的转动球。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配线支撑臂与水平面的之间的夹角为15°~20°。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开口周围布设有密封橡胶圈。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未采用传统的伸出横臂固定焊接的方式,而是采用前端卡设,后端可上下略微转动的结构,在受到风力的干扰时,配线支撑臂的活动球将会贴合转动滑面段向下抬起或下落,同时由于填塞的限位橡胶体,既能够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又能够吸收来自配线横臂的压力,便于其复位,提高了整体结构的柔性和抗风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的俯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的侧视图;
图1-图3中,1、配线支架,2、固定套,3、安装块体,4、转动球,5、配线支撑臂,6、线缆固定叉架,7、螺纹孔,8、连接板,9、支撑臂,10、螺栓,11、开口,12、密封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工程用线缆配接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前端卡设,后端可上下略微转动的结构,在受到风力的干扰时,配线支撑臂的活动球将会贴合转动滑面段向下抬起或下落,同时由于填塞的限位橡胶体,既能够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又能够吸收来自配线横臂的压力,便于其复位,提高了整体结构的柔性和抗风性能。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电气工程用线缆配接器,包括配线支架1和固定套2,所述的配线支架1为圆柱体,所述的固定套2套设于配线支架1上,所述的固定套2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块体3,固定套2和安装块体3之间为一体焊接成型,所述的安装块体3内部设有腔体,腔体内设有转动球4,转动球4和配线支撑臂5相连,所述配线支撑臂5上呈“一”字型焊接有若干个线缆固定叉架6。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安装块体3一侧设有开口11,所述的配线支撑臂5通过开口11与其内部的转动球4相连接。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固定套2两侧设有连接板8,连接板8上设有多个螺纹孔7,连接板8之间通过螺栓1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华铮,未经蔡华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23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扶正式井下电缆保护器
- 下一篇:耐张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