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麦加工过程能耗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2513.9 | 申请日: | 2015-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7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纪志成;潘庭龙;王艳;张敏;严大虎;吴定会;高春能;赵芝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韩凤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技术 小麦 加工 过程 能耗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监测系统,具体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麦加工过程能耗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要求的深入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降低小麦加工能耗和运营成本成为业内的焦点问题。
传统的能耗监测方法有以下几种:总量管理,人工管理,独立管理。总量管理只能根据能源购入量统计,无法掌握能源的具体使用细节;人工管理由于采用的仪表老旧,不具有数据传输功能,只能通过人工读取;独立管理为重点设备配备监控设备,其他设备则采用总量管理或人工管理。
如果能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统一的小麦加工过程能耗监测系统,综合运用的智能仪表技术、现场总线技术、计算机技术,并与企业的生产执行系统(MES)整合,将极大提高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麦加工过程能耗监测系统,以克服传统能耗监测方法的种种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麦加工过程能耗监测系统包括智能仪表、数据集中器和数据处理中心服务器,所述智能仪表包括智能电表、智能水表和智能燃气表;将用电设备按照工段划分,每个工段设置一个智能电表;所述的数据集中器包括与中央处理器相连的数据存储器、现场总线接口以及工业以太网接口;数据集中器的现场总线接口通过RS-485总线或ZigBee收发器和所述智能仪表通信,工业以太网接口通过工业以太网和所述数据处理中心服务器相连,数据集中器将采集到的数据处理后加入特定的信息后定时或按需传输给数据处理中心服务器;所述数据处理中心服务器负责计量仪表管理、传输网络管理、能耗数据接收储存、汇总统计和分析展示。
将用电设备划分为重点监测设备和一般监测设备,所述重点监测设备包括磨粉机、粉碎机和高压风机,在每台磨粉机、粉碎机和高压风机的供电线路上分别设置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的输出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至数据集中器。并且在高压风机中设置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至数据集中器。
所述系统为重点设备都配备了电流传感器,并为高压风机配备压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每台重点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对于一般监测设备,将其按工段划分,分为初清工段、清理工段、粉间工段、面粉入仓工段、磨粉工段和后处理工段,每个工段设置一个智能电表,对每个工段电耗和状态分别进行监测。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对小麦加工的各工段和重点设备能耗以及运行状态数据的自动采集、安全准确的网络传输和数据处理中心的汇总与分析,为实现节能降耗提供了数据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体系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图。
图3为所述数据集中器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智能仪表构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麦加工过程能耗监测系统的感知层,数据集中器和传输网络构成其传输层,能耗管理软件和MES构成其应用层。
如图2所示,所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小麦加工过程能耗监测系统包括:数据处理中心服务器、数据集中器和智能仪表。通信网络分为现场层和管理层,现场层通过RS-485总线组网并采用MODBUS通信协议,管理层采用工业以太网。
所述智能仪表为具备数据传输功能的智能仪表,带有硬件时钟和通信接口,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等级以及大存储容量等特点,符合中国未来发展“节能环保”的要求。包括智能电表、智能水表、智能燃气表、电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所述的智能电表,具备检测电压、电流、功率及能耗功能,所述的智能水表具备流量、水压监测功能,所述的智能燃气表具备用气量和燃气压力采集功能。
智能电表对小麦加工各工段的能耗及运行状态(包括电压、电流以及功率)进行监测,智能水表对企业润麦和生活用水量及水压进行监测,智能燃气表对企业用气进行监测,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采集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智能仪表根据数据集中器的命令向数据集中器发送采集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25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自动收发功能的监测分站
- 下一篇:一种新型功率放大式逻辑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