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锥形炉篦猛火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4957.6 | 申请日: | 2015-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9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相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相源 |
主分类号: | F24B1/18 | 分类号: | F24B1/18;F24B1/193 |
代理公司: | 玉林市振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45109 | 代理人: | 于勤 |
地址: | 5374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炉篦猛火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品,特别是一种锥形炉篦猛火灶。
背景技术
现有炉灶烧柴、烧煤,传统的炉灶是炉膛底是炉篦,炉篦底下是风道,这些炉灶的炉篦能通风透火,但因为炉篦是平的,炉篦的通风口垂直上下通风,而柴火或煤块直接搁在炉篦面上,在燃烧过程中煤块或柴草容易堵塞通风口,形成闷火或火苗不旺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灶的炉篦改造成锥形,其炉 的通风口是斜向的。这样的改造使煤块及柴草在放上炉篦顶面燃烧过程中避免柴草、煤块堵塞通风口,加速燃烧,而斜口通风口又使之风向在炉膛燃烧时形成旋转风,助燃燃烧更充分,燃烧更完全,热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锥形炉篦猛火灶,包括上灶体、下灶体、炉膛、通风口、炉篦、清灰口、底口、支锅圈,其特征在于上灶体(1)底口连接下灶体(2)顶口,上灶体(1)与下灶体(2)下上口交接内面有炉篦(5),下灶体(2)底边有清灰口(6),上灶体(1)顶上有支锅圈(8),炉篦(5)为锥形,炉篦(5)有通风口(4),下灶体(2)底下有底口(7),炉篦(5)的通风口(4)为斜向,上灶体(1)的内腔为炉膛(3)。
炉篦(5)为整体铸铁铸造成型,其锥度在5度以上。
炉篦(5)的底口外径支于上灶体(1)与下灶体(2)内腔上下交接口内面。
通风口(4)口径在0.5cm以上。
通风口(4)有一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燃烧充分,燃烧完全,热效率高,成本低,火力旺、火力猛,热效率可提高3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锥形炉篦猛火灶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锥形炉篦猛火灶的右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锥形炉篦猛火灶按图1中B-B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锥形炉篦猛火灶按图2中A向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锥形炉篦猛火灶的锥形炉篦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锥形炉篦猛火灶的锥形炉篦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上灶体(1)、下灶体(2)、炉膛(3)、通风口(4)、炉篦(5)、清灰口(6)、底口(7)、支锅圈(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附图,上灶体(1)与下灶体(2)连接构成炉灶,上灶体(1)与下灶体(2)上下连接口内腔有炉篦(5),炉篦(5)为铸铁,炉篦(5)为锥形,炉篦(5)锥面板上有通风口(4),通风口(4)为斜口,通风口(4)口径在0.5cm以上,通风口(4)有一个以上。炉篦(5)做成锥罩形,炉篦(5)也可做成锅盖形,炉篦(5)底口径与上灶体(1)底口及下灶体(2)顶口径交接口大小配合制做,以炉篦(5)安装后能支承不掉下为宜。上灶体(1)、下灶体(2)也可用高岭土泥团模压成型,按上灶体(1)为圆锥形,下灶体(2)为圆筒形制做,并用耐火泥成型后经窑炉烧成型。下灶体(2)也可是倒锥形,其与上灶体(1)合拼成棱形炉灶。上灶体(1)内腔是炉膛(3),下灶体(2)内腔是通风空间,其内腔与清灰口(6)相通,下灶体(2)有底口(7),在下灶体(2)底边有清灰口(6),下灶体(2)底口(7)也可置于几个铺设在地面的土墩子支点上,作为支撑及通风用,这样风从底口(7)进入通风口(4),至炉膛(3),助燃炉膛里的燃料。上灶体(1)、下灶体(2)外周边可用砖砌成灶状。下灶体(2)顶面有支锅圈(8),支锅圈(8)上面置放炊锅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相源,未经陈相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49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下导风净化燃烧炉
- 下一篇:连接管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