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复合阀门的开关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5370.7 | 申请日: | 2015-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3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邓凌云;孔华山;张湘泉;邓友成;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鸿远高压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0 | 分类号: | F16K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2100 湖南省株洲市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复合 阀门 开关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复合阀门的开关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因为高端阀门在使用中的损坏主要是由于在开关阀门的瞬间高温高压的介质对密封面的冲刷所造成的。因此采用二种密封面组合在一起正好可以取长补短,一种密封面是球密封,一种密封面是截止密封,首先因为球密封耐冲刷的特点,将其设定为保护密封,因为截止密封可靠性好但是不耐冲刷的特点,将其设定为被保护密封。
具有双密封面的高端阀门的密封面一旦受损,如果继续按照以往的做法正常开关阀门,则极易使受损情况加重。若是被保护密封受损,则回路的密封可靠性将遭到挑战,若是保护密封受损,如按照正常程序动作受损会更加严重,而受损严重的保护密封不能执行其预期的保护效果,此时被保护密封极易受损,最终可导致内漏,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以上无论哪种情况出现都会导致情况恶化。
当现代大型火电厂热力系统使用的传统高端阀门出现内部泄漏时,只能事后监管,不能做到事先预防。同时传统的高端阀门在刚刚出现内部泄漏时,很不容易被发现,也没有好的补救方式。往往只能放任故障扩大,阀门的生命也会由此终结。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复合阀门的开关的控制装置,以实现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复合阀门的开关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检测所述复合阀门的两个密封面的使用状态的检测装置;
预存有控制策略的存储器;
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存储器均相连接并根据检测结果发出相应控制指令的控制器;
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控制所述两个密封面的开启顺序或关闭顺序的密封面开合控制部件。
优选的,所述两个密封面的第一密封面为球密封。
优选的,所述两个密封面的第二密封面为截止密封。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检测装置相连的用于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两个密封面均出现损坏时进行报警的报警器。
优选的,所述两个密封面为两个阀门。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基于复合阀门的开关的控制装置,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复合阀门的两个密封面的使用状态,存储器中预存有控制策略,控制器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属存储器均相连接并根据检测结果发出相应控制指令,密封面开合控制部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控制所述两个密封面的开启顺序或关闭顺序。可见,该装置在复合阀门需要关闭或开启时,依据检测结果对两个密封面选择不同的开启顺序或关闭顺序的开关方式有利于延长密封面的使用时间,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复合阀门的开关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一种基于复合阀门的开关的控制装置,以实现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复合阀门的开关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检测复合阀门1的两个密封面的使用状态的检测装置11;
其中,所述两个密封面包括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
预存有控制策略的存储器13;
与所述检测装置11和所述存储器13均相连接并根据检测结果发出相应控制指令的控制器12;
与所述控制器12连接以控制所述两个密封面的开启顺序或关闭顺序的密封面开合控制部件14。
其中,所述两个密封面的第一密封面为球密封,所述两个密封面的第二密封面为截止密封。球密封为耐冲刷的保护密封面,截止密封为不耐冲刷的被保护密封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鸿远高压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鸿远高压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53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