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桥体作用于牙槽嵴黏膜处产生形变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5563.2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2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哲;谷旭;周延民;孙建平;程梁;袁浩天;张晓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C19/04 | 分类号: | A61C19/0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1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桥体作 用于 牙槽嵴 黏膜 产生 形变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模拟桥体作用于牙槽嵴黏膜处产生形变的检测装置,属于牙科修复医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牙科医学中,对于患者的牙齿缺失,固定义齿作为一种常见的修复方式,其制作质量直接关系到这些人的生活质量。
固定义齿具有稳定、舒适、耐用、咀嚼效率高、患者无需自行取戴等优点,但在临床收治患者时也会遇到不少因固定义齿设计制作不合适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导致修复失败的病例,如义齿修复后桥体所在区域粘膜组织慢性炎症,表现为局部粘膜组织红肿、增生、溃烂、出血等。究其原因,多为义齿桥体龈面形态设计不合理及龈面与粘膜接触过紧,也有材料选择不当及龈轴角过锐过伸展等原因。
临床上桥体根据其与牙槽嵴粘膜是否接触分为接触式桥体和非接触式桥体,接触式桥体应用多,其优点是桥体随着基牙的生理动度对牙槽嵴粘膜起到按摩作用,减缓牙槽嵴的吸收,此外,还有助于恢复颈部外形和发音,为了使得桥体龈面与牙槽粘膜组织间紧密接触,技师会在模型上刮除部分缺牙区牙槽嵴,但现在并没有根据患者的牙龈情况而刮除不一样的厚度,而是普遍刮除0.5mm,这会使部分患者因刮除量过多而使作用于牙槽嵴的压力过大,而导致牙槽嵴粘膜炎症。
目前在口腔临床操作过程中,涉及到固定义齿桥体和牙槽嵴黏膜接触紧密程度的一些关键技术仅仅依靠医师和技师的经验人为估计,缺少科学的检测手段,因此很难保证固定义齿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拟桥体作用于牙槽嵴黏膜处产生形变的检测装置,可以科学的检测桥体处合适的粘膜形模拟变量,指导临床医生口外模型上刮除合适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模拟桥体作用于牙槽嵴黏膜处产生形变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桥、基柱、基座及位移传感器:其中,
基座的上面为模拟牙槽嵴,基座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根基柱,固定桥横跨在两根基柱上;位移传感器装置在固定桥的桥体上;位移传感器中心的滑杆,垂直于基座的模拟牙槽嵴;滑杆顶端设置有按压钮,滑杆底端为顶块,顶块与基座上的模拟牙槽嵴顶相接触;位移传感器与数字显示屏电连接,通过按压滑杆顶端按钮,将滑杆向下移动,使顶块与模拟牙槽嵴紧密接触,此时显示的微小位移数值即应刮除的模拟量。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模拟固定义齿桥体和牙槽嵴黏膜接触紧密程度,准确的测量位移量,确定刮除的厚度,指导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正确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1、基柱;2、固定桥;3、位移传感器;4、滑杆;5、按钮;6、顶块;7、压头;8、基座;9、模拟牙槽嵴;10、数字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固定桥2、基柱1、基座8及位移传感器3等构成,基座8的上面为模拟牙槽嵴9,基座8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根基柱1,固定桥2横跨在两根基柱1上;位移传感器3装置在固定桥2的桥体上;位移传感器3中心的滑杆4,垂直于基座8的模拟牙槽嵴9;滑杆4顶端设置有按压钮5,滑杆4底端为顶块6,顶块6与基座8上的模拟牙槽嵴9相接触;位移传感器3与数字显示屏10电连接,通过按压滑杆4顶端按钮5,将滑杆4向下移动,使顶块5与模拟牙槽嵴9紧密接触,此时显示的微小位移数值即应刮除的模拟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5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