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式雨洪调蓄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6083.8 | 申请日: | 2015-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6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加林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4;E03F5/14;E03F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443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式雨洪调蓄 利用 系统 | ||
1.管道式雨洪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弃流井(1)、雨水检查井(4)、雨水调蓄管道结构(5)和切换井(6);弃流井(1)的进水口连接雨水管网,弃流井(1)的溢流口通过弃流溢流管(3)连接雨水检查井(4)的进水口,雨水检查井(4)的出水口通过雨水调蓄管道结构(5)连接切换井(6)的进水口,切换井(6)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8)连通市政雨水井(9);弃流井(1)的排水口与市政雨水管网或污水管网连接,在弃流井(1)的排水口处设置过滤网;雨水检查井(4)的底部内设有沉砂结构;切换井(6)内设有挡泥板和排水泵(7),排水泵(7)的出水口连通雨水处理站或市政雨水管网,切换井(6)的溢流口高度低于弃流井的溢流口;雨水调蓄管道结构(5)由一根或多根管道构成,构成管道式雨水储存和调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雨洪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雨水调蓄管道(5)采用的管径结构,以输送雨水同时通过管道调蓄雨水,雨水调蓄管道(5)的管径及长度由调蓄雨水量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式雨洪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雨水调蓄管道(5)具有渗透结构,即雨水调蓄管道(5)的部分管道或管道中的部分面积由可渗透材料构成,以使雨水调蓄管道(5)的水通过该渗透到周围土壤,补充地下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式雨洪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弃流井(1)的排水口处设置弃流阀(2),弃流井(1)的排水口通过弃流阀(2)与市政雨水管网或污水管网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式雨洪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排水泵(7)的出水口处设置排水阀,排水泵(7)的出水口处设置排水阀连通雨水处理站或市政雨水管网。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式雨洪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弃流井(1)由进水口、排水口、溢流口、沉砂井、过滤网组成,进水口与上游雨水管网连接,排水口与市政雨水管网或污水管网连接,过滤网设置在排水口处,沉砂井位于弃流井的底端、用于去除雨水夹带的泥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加林,未经朱加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60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