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电磁干扰线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6440.0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1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雷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达线缆集团有限公司;雷国庆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H01B5/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李志民 |
地址: | 05555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干扰 线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器材及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线缆,尤其涉及一种抗电磁干扰线缆。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电磁干扰,如何提高抗电磁干扰能力是电子行业所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除了对电子组件本身增加抗电磁干扰部件的功能外,还要求对电子组件的线缆增加抗电磁干扰的功能。公告号为450408的台湾专利号披露一种线缆结构,该线缆由若干条细线缆所包覆而成,其包括在最内层具有数条细线缆,于该等细线缆外包覆有一第一隔离层,该第一隔离层为一铝箔材质,于第一隔离层外再包覆有一第二隔离层,第二隔离层为导电塑料材质,在第一隔离层与第二隔离层之间另具有一条接地线,最后在该第二隔离层外缘再包覆有一绝缘层。该线缆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电磁干扰,但是,该线缆为增加抗电磁干扰的能力,使用多个隔离层,且生产工艺较复杂,加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电磁干扰线缆,优化线缆的设计,增加线缆的抗电磁干扰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抗电磁干扰线缆,包括信号线排,信号线排设有1~50根信号线,信号线外包覆绝缘皮。线缆设有接地线和导体,导体包括导体外层和导体内层。导体弯折形成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三层结构,信号线排包裹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接地线包裹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导体外层的材质为铝箔或锡箔或有铝镀层的纤维织品,导体内层为导电胶,导电胶中散布铝粉末或铜粉末。
接地线和信号线为铜线或铝线。信号线排为1~5排。
本实用新型通过阻值较小的导体外层与接地线相接触,可以降低抗电磁干扰线缆的阻值,提高抗电磁干扰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抗电磁干扰线缆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抗电磁干扰的功能,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抗电磁干扰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抗电磁干扰线缆的外形图;
其中:
1—抗电磁干扰线缆、2—接地线、3—导体外层、4—导体内层、5—第一层、6—第二层、7—信号线、8—绝缘皮、9—第三层、10—信号线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限于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内做出任何改动也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抗电磁干扰线缆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一排信号线排10、接地线2和导体,导体包括导体外层3和导体内层4。信号线排设有17根信号线7,信号线外包覆绝缘皮8。导体弯折形成第一层5、第二层6 和第三层 9的三层结构,信号线排包裹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接地线包裹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导体外层3的材质为铝箔。导体内层4为导电胶,导电胶中散布铝粉末。接地线和信号线为铜线。
导体外层3导电性较好,导体内层4导电性较弱。导电体弯折形成三层结构,第一层5、第二层6 和第三层 9依次上下排列,导体外层 3位于整条抗电磁干扰线缆1 的外围。接地线 2 为裸露的铜线体,接地线 2 与导体外层 3 和导体内层4 均相接触,接地线 2 位于第一层 5 中的导体内层与第二层 6的导体外层之间。信号线排10位于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绝缘皮与导体内层4 相接触。导体内层 4 的导电胶用作为包覆时黏着固定,导电胶上散布铜粉末,铜粉末并非为连接传导路径。其导通阻值较高,其传导方式在工程中称为垂直导通,相对材质为铝箔的导体外层 3的阻值较高。阻值的高低与抗电磁干扰的能力为反比,因此,降低阻值可以提高抗电磁干扰能力。本实用新型通过阻值较小的导体外层3与接地线 2 相接触,可以降低抗电磁干扰线缆1 的阻值,因此提高了抗电磁干扰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达线缆集团有限公司;雷国庆,未经明达线缆集团有限公司;雷国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64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