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茶籽去青皮的旋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6469.9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0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添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添木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41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茶籽去 青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油加工辅助工具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茶籽去青皮的旋摇装置。
背景技术
南方丘陵地区种植有大量的油茶树,每到油茶籽成熟的季节,需要及时采摘,采收回来以后,有的油茶籽品种会带有青皮,若是不先将青皮去掉,那么经过晾晒后,茶籽表皮就会变得坚硬,去茶籽表皮的难度就更大,因此,需要先对青皮进行去皮处理,这样去皮的油茶籽经过晾晒脱水后,不仅脱水率高,而且可以提高出油率。目前对于去茶籽青皮的处理主要还是通过纯人工方式处理,这种传统加工方式,不仅加工数量少、速度慢,而且人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纯人工方式去茶籽青皮所存在的加工数量少、速度慢、人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茶籽去青皮的旋摇装置,它能将茶籽青皮进行裂纹化处理,这样就大大方便青皮的去除,它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便、加工效果好、加工数量多、工作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省时又省力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茶籽去青皮的旋摇装置,它是由立架板、橄榄型网状转筒、从动转杆、主旋杆组成,其结构特征在于,
橄榄型网状转筒是由多根纬条和多根经条相互编织而成,每根纬条和每根经条的内侧壁均紧固有多个圆锥型尖头,橄榄型网状转筒的一端头紧固有第一罩壳,第一罩壳的底部与从动转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从动转杆通过轴承串接于立架板的上端,立架板立置于平面之上;
橄榄型网状转筒的另一端头连接有第二罩壳,第二罩壳的底部与连动杆的一端紧固连接,连动杆的另一端能与主旋杆的前端相嵌合并通过螺栓实现连接,主旋杆的后端连接至电机。
操作时,先打开第二罩壳,将外包有青皮的茶籽倒入橄榄型网状转筒中,合上第二罩壳,再将连动杆通过螺栓与主旋杆连接,电机启动驱动主旋杆转动,连动杆随之带动橄榄型网状转筒转动,此时,橄榄型网状转筒内的带青皮的茶籽会不规则撞击圆锥型尖头,使茶籽青皮被刮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便、加工效果好、加工数量多、工作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省时又省力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组合连接结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茶籽去青皮的旋摇装置,它是由立架板1、橄榄型网状转筒2、从动转杆3、主旋杆4组成,其特征在于,
橄榄型网状转筒2是由多根纬条和多根经条相互编织而成,每根纬条和每根经条的内侧壁均紧固有多个圆锥型尖头,橄榄型网状转筒2的一端头紧固有第一罩壳21,第一罩壳21的底部与从动转杆3的一端活动连接,从动转杆3通过轴承串接于立架板1的上端,立架板1立置于平面之上;
橄榄型网状转筒2的另一端头连接有第二罩壳22,第二罩壳22的底部与连动杆23的一端紧固连接,连动杆23的另一端能与主旋杆4的前端相嵌合并通过螺栓A实现连接,主旋杆4的后端连接至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添木,未经王添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64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控制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海参加工用微波真空定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