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脑防护安全帽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6735.8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2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永胜 |
主分类号: | A42B3/04 | 分类号: | A42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脑 防护 安全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后脑防护安全帽,作为安全帽或也可以作为防暴头盔等。
背景技术
安全帽已广泛用于建筑、工厂、矿山、供电、通讯、防暴等有潜在危险的诸多领域。当今安全帽的生产标准与检测标准,无论是国内标准,还是国外标准,在检测安全帽的时候,是模拟人在直立挺胸目视前方的状态下,将安全帽端正地放在头模上,对安全帽施以钢锤冲击检测和钢锥穿刺检测。通过深入研究与实验,我们有一重大发现,就是国内外生产标准与检测标准都有很大的漏洞:现实中,无论是任何领域的任何工种,安全帽的佩戴者在干活的时候几乎都是低着头,当安全帽受到坠落物冲击时,安全帽受冲击的部位通常是在与人的后脑相对应的部位(以下简称安全帽的后脑部位),而该部位并不是检测标准中规定的安全帽正上方。当帽壳的后脑部位受到冲击时,帽壳受力将直接撞击人的后脑部位。众所周知,人的后脑是头部致命的部位,受到冲击后很容易出现伤亡事故,而且受伤后出现二次伤害的可能性很大,例如摔倒、坠落、跌入危险区域等。由于国内外生产标准与检测标准中,没有针对安全帽后脑部位的防护要求与检测项,所以按标准生产的安全帽,对于帽壳后脑部位的受力,没有设计抵御和吸收冲击力的结构。由于人的后脑部位所受到的冲击力几乎是坠落物产生的冲击力的全部,从表面看虽有帽箍,但帽箍是起不了承受冲击力的作用,只能起到佩戴作用。
我们以现行的国内检测标准,也就是用5公斤的钢锤及3公斤的钢锥,以1米的高度对安全帽的后脑部位分别进行冲击检测及穿刺检测,经多次试验,传到头模上的平均力值为1万多牛顿,钢锥也穿透帽壳刺到头模,实验中的头模,就是在检测仪器上模拟人的头部,这么大的冲击力作用在人的后脑部位,生还的几率是很低的。但现实中坠落距离往往要比标准中的1米高很多,坠落物坠落时,在重力加速度的状态下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更是让人愕然。由于国内外标准里,没有对安全帽后脑部位实施冲击和穿刺的检测项,致使世界上几亿戴着所谓合格安全帽的劳动者工作于致命危险中,后脑受伤的比例占得很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国内外生产标准与检测标准的漏洞及现有产品的巨大不足,提供一种能后脑防护的安全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后脑防护安全帽,在帽壳内设置有两根头顶托带,两根头顶托带在顶端形成交叉形式;在帽壳内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调节卡,并设置一根后脑下托带;调节卡与帽壳牢固连接,后脑下托带两端与调节卡以可调节的方式扣接在一起;后脑下托带托住头部的后脑下方。
在帽壳内还设置一根后脑上托带;后脑上托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调节卡固定连接或与帽壳内直接连接,后脑上托带在帽壳内托住头部的后脑上方。
在帽壳内前后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前固定卡和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后固定卡;两根头顶托带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前端的前固定卡上,后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后端的后固定卡上,在顶端形成交叉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按国内外标准生产的安全帽,后脑部位受到冲击时,由于没有后脑托带,致使帽壳的后脑部位会直接冲击头部的后脑部位,如果冲击力超过后脑承载的力值时,坠落物若为钝器,轻者会脑震荡,重者会有生命危险;坠落物若为尖角锐器,帽壳被击穿的同时导致头部的后脑部位也会被刺伤,另外人的后脑部位一旦受伤,极易造成二次伤害,例如,摔伤、坠落、跌入危险区域等。技术方案中由于设置了后脑下托带和后脑上托带,从而保证了帽壳的后脑部位与头部的后脑部位之间的安全间距,头部的后脑部位所受的力,是经过帽壳变形和后脑上托带、后脑下托带的延展,所吸收冲击力后的剩余力,因此头部的后脑部位得到了有效的防护,避免或大大减小了坠落物或外力对头部的后脑部位的冲击或穿刺伤害,。本权利不但弥补了国内外安全帽生产标准和检测标准的致命漏洞,也填补了安全帽对人的后脑部位没有防护功能的空白;对国内外安全帽生产标准与检测标准的提升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模拟佩戴者低头干活时,安全帽的后脑上托带和后脑下托带承受坠落物冲击时的侧向透视示意图,
图2为安全帽后脑上托带和后脑下托带的后面透视示意图,
图中:1为帽壳,2后脑下托带,3为后脑上托带,4为调节卡,5头顶托带,6为前固定卡,7为后固定卡,8为头部,9为坠落物。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为了简明扼要的表明后脑上托带与后脑下托带的作用机理,特将帽箍省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胜,未经王永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67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定心式登山鞋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户外专业盆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