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功率过载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7522.7 | 申请日: | 2015-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7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何茂平;李汝虎;蔡舒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 | 分类号: | H04B10/07;H04B10/69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率 过载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功率过载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光接收设备频繁出现接收光功率过载影响光电探测器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导致其灵敏度降低,接收误码率增大,影响正常通信,甚至造成永久性损坏,给用户造成重大影响。
目前业界消除光功率过载的解决方案,主要通过在APD(Avalanche Photo Diode,雪崩光电二极管)与相应工作电压间串接电阻,过载光功率产生的大电流通过该电阻产生压降,从而降低APD电压以保护电路。
现有技术的方案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①该方案在降低了APD电压的同时,由于APD无法工作在最佳接收状态,因而引入了更大的噪声,也将影响接收的灵敏度,可能导致误码;
②该电阻的选取需要经过反复的实验与调试,并且由于电阻阻值选择复杂程度,而难以获得最佳接收灵敏度,甚至APD无法正常工作;
③该方案也只能用在含有APD这种需要有足够的反向偏置电压才能工作在最佳接收状态的光电探测器中,主要采用降低反向偏置电压的方式,而对于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单元等未含有APD设备,将无法解决接收光功率过载的问题;
④该电阻也将产生额外的功率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功率过载保护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降低APD的电阻的方式解决光功率过载的问题时,所导致接收灵敏度变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功率过载保护电路,包括:
光电流探测器,用于接收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的光功率的大小转换为电流信号;
光功率分级电路,连接于所述光电流探测器,用于基于所述电流信号的第一电流值确定所述光信号的第一衰减值,并基于所述第一衰减值产生对所述光功率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
光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光信号;
光功率衰减器,连接于所述光功率分级电路以及所述光信号输入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光信号输入端输入的光信号之后,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光信号的功率小于预设功率值;
光信号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光功率衰减器,用于接收所述光功率衰减器输入的光信号并输出。
可选的,还包括:
衰减值设置引脚,连接于所述光功率分级电路,用于设置所述光信号的最小衰减值。
可选的,所述光功率分级电路,具体用于:
基于电流值与衰减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电流值所对应的所述第一衰减值。
可选的,所述光功率分级电路,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电流值所对应的第一电流范围;
确定于所述第一电流范围所对应的所述第一衰减值。
可选的,所述光功率分级电路,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电流值所对应的第一功率值;
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值所对应的所述第一衰减值。
可选的,所述光功率分级电路,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衰减值产生对所述光功率衰减器进行控制的电流控制信号;或基于所述第一衰减值产生对所述光功率衰减器进行控制的电压控制信号。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光功率过载保护电路,包括:光电流探测器,用于检测接收光信号并将光信号的光功率的大小转换为电流信号;光功率分级电路,连接于所述光电流探测器,用于基于所述电流信号的第一电流值确定所述光信号的第一衰减值,并基于所述第一衰减值产生对所述光功率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光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光信号;光功率衰减器,连接于所述光功率分级电路以及所述光信号输入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光信号输入端输入的光信号之后,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光信号的功率小于预设功率值;光信号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光功率衰减器,用于接收所述光功率衰减器输入的光信号并输出。也就是通过直接调节接收光功率大小的方式将光信号的功率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以内,而不需要降低APD反向偏置电压,解决了因APD电压减小而不能工作在最佳接收状态,导致噪声增加,而引起灵敏度降低和误码率增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在防止光功率过载的同时,保证了信号接收的灵敏度的技术效果,同时也保证误码率不会增加;
并且,由于不需要增加电阻,所以也不会造成额外的功率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博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75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流量分流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无线发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