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智能车及包括该车的智能施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7548.1 | 申请日: | 2015-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0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田来;李志强;陈翊栋;陈永红;陈适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田来;陈永红 |
主分类号: | B62D63/02 | 分类号: | B62D63/02;B60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智能 包括 该车 施药 设备 | ||
1.一种多用途智能车,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结构:
中控装置,包括环境检测模块、运动控制模块、任务管理模块、数据模块;
外部交互装置,用于将所述多用途智能车的信息与外部进行交互;
行走装置,使得所述多用途智能车产生位移或者保持静止;
供电装置,为所述多用途智能车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
车架,将各个装置整合成一个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智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带有齿轮减速器的伺服电机和/或无刷直流电机,设置在机架上的行走部件由与伺服电机和/或无刷直流电机连接的传动装置驱动行走;所述行走部件是行走轮、轨道或履带或三者的任意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智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走装置还包括陀螺仪,在路线学习模式下,通过在所述外部交互装置输入所述多用途智能车行走路径中关键点的坐标数据而生成行走路径,点与点之间生成的行走路径包括直线、任意曲线或二者的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途智能车,其特征在于:
在路线学习模式下,还能通过外力驱动所述多用途智能车行走,所述陀螺仪感知和生成行走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多用途智能车,其特征在于:
生成的所述行走路径保存到所述数据模块中,供所述任务管理模块预定和使用;
在工作中,所述陀螺仪对所述多用途智能车的行走方向进行纠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智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交互装置包括人机交互界面、声光模块、数据通信模块;
其中:
人机交互界面,用于用户输入各种作业指令、参数设定及显示信息;
声光模块,用于接收语音、发光、发声;
数据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多用途智能车采集的各种数据通过有线和/或无线方式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用途智能车,其特征在于:
用户通过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的输入或通过所述外部设备对所述多用途智能车进行控制,同时所述外部交互装置和/或外部设备在工作发生异常或工作结束时对用户进行实时告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智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用途智能车还包括环境检测装置,其在所述环境检测模块的指示下用于对工作区域的环境进行检测与探测,得到的数据发回数据模块;
检测的对象包括工作区域的空气和/或土壤的至少一个参数,参数数据自动发送至数据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用途智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用途智能车还包括外红热成像装置,所述环境检测模块通过对红外热成像形成的图像进行识别,以实时判断行走路径附近的路况,根据不同的判断结果指示所述运动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多用途智能车进行不同的处理,所述处理包括继续行走、暂停行走、规避、返回、报警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用途智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用途智能车还包括超声波发射和接收元件,所述环境检测模块利用超声波来进行行走路径附近的障碍探测,以辅助进行实时路况的障碍避障、防撞判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智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装置为家用电网、工业用电网或使用太阳能的电力接入设备;或者为蓄电池;或者为所述电力接入设备与所述蓄电池的结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用途智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接入设备采用有线接入或无线接入的方式,所述多用途智能车使用交流电和/或直流电进行工作,交流电和/或直流电直接接入或者通过逆变频设备的交直流互变实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用途智能车,其特征在于:
采用有线接入方式时,所述电力接入设备包括含轮轴打滑装置和张力传感器的自动收放线装置;或者电力接入设备包括含轮轴打滑装置和线源固定自由垂度装置的自动收放线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田来;陈永红,未经陈田来;陈永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754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