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马尾藻海藻增殖用采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7551.3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8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一;朱安成;丁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尾藻 海藻 增殖 用采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藻苗种培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尾藻海藻增殖用采苗装置。
背景技术
马尾藻科海藻是营造大型海藻藻场的主要海藻。近年来,以鼠尾藻、海黍子为代表的马尾藻科海藻受到广泛关注,其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不断得到体现,因而其苗种繁育过程也有了长足的进展。
在马尾藻科海藻的苗种繁育过程中,有多种附着基被实验性的采用,并被用于不同用途,比如化纤布帘、聚乙烯苗绳等用来作为获取大规格苗种使用,水泥板等构件用来作为营造海底藻场用。
然而,上述采苗附着基不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并且实用性不强:如化纤布帘、聚乙烯苗绳,目前是用来获取大规格苗种的主要附着基,适宜于在海上中间培育或者养成使用;但是,化纤布帘和聚乙烯苗绳不易固定,且固定时对苗种破坏较多,苗种损失很大;水泥板、水泥坨等构件也可以作为采苗的附着基,适宜用作营造海底藻场使用的附着基;但是,水泥板、水泥坨等构件作为苗种附着基非常笨重、不易搬运,且固定后一般高出水面,使苗种长期暴露于空气之中,苗种难以抵御剧烈的环境条件变化,苗种损失过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马尾藻海藻增殖用采苗装置,该装置不但有利于采苗,并且适用于潮间带的固定,便于马尾藻科海藻增殖活动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马尾藻海藻增殖用采苗装置,包括用来采苗用的聚乙烯苗绳和置于养殖区时固定采苗装置用的牡蛎粉附着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苗绳长度为2.5-3.0cm,牡蛎粉附着基均匀固定于两条平行的苗绳上,多个牡蛎粉固着基形成一串,牡蛎粉附着基之间的间距为3cm;所述的牡蛎粉附着基形状为圆盘状,直径为5cm,厚度为1.5cm。
所述的聚乙烯苗绳,直径为6mm-8mm,适合马尾藻科海藻的采苗。
所述的牡蛎粉附着基的材质为牡蛎壳粉、水泥和细沙的混合物,三者的重量比为1:4:2,细沙直径<2mm;牡蛎壳粉材质的附着基,不但有利于牡蛎壳粉的回收,而且有利于马尾藻海藻的孢子附着,还有利于采苗装置在养殖海区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马尾藻海藻增殖用采苗装置,聚乙烯苗绳用于马尾藻科海藻的采苗,简单易操作;由于主体材料采用的是聚乙烯苗绳,因而整体材质较轻,便于取放,容易放入和取出采苗池;在聚乙烯绳上固定的附着基中添加了牡蛎壳粉,便于马尾藻科海藻孢子的附着,同时也是对牡蛎壳粉的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将采苗装置放置于海域过程中,苗绳轻便、易取放,利用本苗绳采苗后进行潮间带固定,劳动量小,便于操作;并且饼状水泥块厚度仅为1.5cm,便于在潮间带选择固定位置,只要有存水的地方均可固定,且固定后经一次涨潮即可没于水面之下,幼苗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苗种受损程度轻。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马尾藻海藻增殖用采苗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牡蛎粉附着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聚乙烯苗绳,2、牡蛎粉附着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马尾藻海藻增殖用采苗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马尾藻海藻增殖用采苗装置,包括聚乙烯苗绳1和牡蛎粉附着基2,聚乙烯苗用来进行马尾藻科海藻孢子附着采苗,牡蛎粉附着基既可以有利于马尾藻科海藻孢子附着,采苗成功后放置于养殖海域中时,牡蛎粉附着基又可以固定整个采苗器。
聚乙烯苗绳1长度为2.5-3.0cm、直径为6mm-8mm,牡蛎粉附着基均匀固定于两条平行的苗绳上,多个牡蛎粉固着基形成一串;牡蛎粉附着基之间的间距为3cm;牡蛎粉附着基2形状为圆盘状,直径为5cm,厚度为1.5cm;牡蛎粉附着基的材质为牡蛎壳粉、水泥和细沙的混合物,三者的重量比优选为为1:4:2,细沙直径<2mm。
使用本实用新型马尾藻海藻增殖用采苗装置进行采苗和增殖的方法为:
(1)采苗装置预处理:在马尾藻科海藻采苗前30d处理采苗装置,将固定牡蛎粉附着基的苗绳依次淡水浸泡15d、曝晒10d、海水浸泡5d,然后置于采苗池内;苗绳的投放比例为6-8根/m2;
(2)采苗及室内培育:采苗时采用直接投放种菜或者泼洒孢子水方式,采苗密度控制为30-50个/cm2;静水采苗3d后改为轻微流水培育,采苗池内培育15-20d后即可进行潮间带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75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花粉采集及授粉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状立体果树灌水装置